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商平台为了拉新、宣传、促销,会发放补贴、折扣券、优惠券等福利。这些普通消费者眼中可有可无的“羊毛”,在一些不法分子手中,却“薅”出了一条“生财之道”,他们通过不正当的技术手段,例如虚假注册、套用他人资料等方式“欺骗”电商平台,继而实现大量套利。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有一个朋友,就因为薅羊毛,被骗9万左右,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一步步被骗的。我这个朋友,他开着一家小超市,平时也没事,一有时间就去薅羊毛,虽然每次薅的都不多,不过按他的说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挣点外快也不错。他薅了一段时间,确实也薅了不少。
社交平台上“心疼”小天鹅的主动退款信息。截图“我已经号召群里购买这款洗衣机的成员去退款了,毕竟是小店,不容易。”小天鹅一专卖店被薅走7000万元两天后,作为“羊毛群”群主之一的张丽(化名)在群里呼吁主动退款。
前不久,一则“小天鹅被一夜薅走7000万”的消息登上热搜。小天鹅洗衣机的一家经销商在线上促销时,因输错数字,导致产品标价远低于日常,遭遇大量下单。针对此事,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截至发稿,尚未有公开的调查结果。
广东法丞汇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电子商务法律业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吴伟波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薅羊毛”本身并不是一个违法行为,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非法获利的主观恶意,又采用非法手段获取财物进行“薅羊毛”,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情节严重的,则涉嫌刑事犯罪,而大部分常见的罪名都与灰黑产业链的发展有关。
据安徽警方微信号3月30日消息,近期,来自安徽歙县的汪女士为领10元红包,陷入诈骗圈套,最终被骗193万。今年1月份,汪女士突然收到一个陌生快递,虽然自己清楚没有网购,但仔细核对收货地址后,出于好奇,她还是拆开了快递。里面是一个小笔记本,一份感谢信和一张刮奖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