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两个专家的建议,有些无语。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在接受采访时,关于农民要不要到县城买房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他建议:如果农村的生产经营不受影响,主张农民到县城里去住。在县城,可以享受到公共服务,能接收到信息,增长见识,这对提升农民的个人素质,非常必要。
就业机会也虽然有很多,但是大多都是有年龄限制的,想想四五十岁之后买了一套房,但是到了五六十岁,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了,剩下的那些房屋贷款怎么办,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女儿来支付,就相当于说,为了一套房子,拖垮了两代人。
如今,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和年轻人选择去城里奋斗生活,留在农村生活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大多数老人都是靠种地为生,而年轻人则选择在城里买房定居,从而导致很多地方的农村都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空置下来的宅基地和农房开始增加。
有人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控制农资产品不涨价,那么就可以让农民安心种田。其实,我不认可这种观点,就算粮食涨价了,农民该打工还是打工。因为粮食涨价的幅度不会太大,比如就算将小麦涨到每斤3元钱,将稻子涨到每斤6元钱,农民靠种田的收入仍然很少,仍然只是打工赚的钱的一个零头。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宁愿花30万乃至50万在农村建房,即便长期空置在那里不住,也不进城买房了,不少专家也想不通,明明农村的房子没有啥价值,还要花数十万建设,如果经常居住还没啥,却偏偏空在那里,为何农民明知浪费也不把这个钱拿到城市买房,而在农村建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