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商务部一项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显示,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总量扩大、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也进一步增强。2022年,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万亿元,同比增长5.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据商务部官网28日消息,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包括:一、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一)拓宽招商引资资源。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刘笑男)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商务部日前公布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国家级经开区在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总量扩大、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国”字头平台,江西再下一城。11月27日上午,国家级贵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仪式在“铜都”鹰潭贵溪市举行。一个月前的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复函,江西贵溪经济开发区由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江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达11个,位居全国第五。
记者获悉,近日,商务部完成了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对229家国家级经开区2023年度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级经开区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总体呈现总量扩大、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
《办法》包括总则、指标体系、工作程序、审核要求、结果应用、动态管理、附则共7章30条,进一步强化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定位和导向,旨在引导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发挥更大作用,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林方 王艺2023年,我国经济稳步恢复,全年GDP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4年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4.8%,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
题: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谋发展——国家级经开区40年发展综述。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由东到西、由点到面,坚守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谋发展的初心使命,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经济日报40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引进吸收和内源增长相互促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新时期,国家级经开区还需持续发挥作用,争做推动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排头兵。持续发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新时代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整体提升,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应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与东、中部地区的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助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要深刻认识办好国家级经开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40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