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在人们纪念完卡夫卡诞辰140周年的一周之后,另一位生于捷克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离世。至于这两位作家的关联,我们从昆德拉的许多作品里都能窥见一斑。昆德拉曾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说:“在我们的世纪,是卡夫卡将不真实性合法地引入小说艺术之中。
2023年2月12日,德国柏林举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复选举。在一年半前的德国联邦大选和地方选举中,柏林一天之内同时开展了四场选举投票和一场马拉松赛事,现场混乱,选票出现大量瑕疵。2022年11月,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判决当时的选举无效,规定在90天后重新选举。
2024年6月3日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者、表现主义文学先驱——弗朗茨·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卡夫卡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因幽邃犀利、荒谬洞彻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坛斩获巨大声誉,被荒诞派等众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奉为鼻祖。
“卡夫卡式”这个形容词在现代泛指荒诞、可笑或者离奇。当然,这个词来自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作家弗朗茨·卡夫卡的姓氏。这位犹太裔作家出生在捷克布拉格,作品多在他过世后才问世,黑暗迂回的题材让许多人觉得沉重而难以消化。因此,他的姓氏被借来形容一种错综复杂、超现实,以及无法理解的状况。
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住命运笼罩着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弗兰茨·卡夫卡弗兰茨·卡夫卡1920年,37岁的卡夫卡结识了他的一个同事的儿子——17岁的青年古斯塔夫·雅诺施。
不同于现实主义,他的小说常带有荒诞和象征化的特性,情节间跳动大不连贯,没有明确的起始和结尾,大多数描写了个人在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甚至异化。《判决》讲述了一个小商人,在写给朋友的信中,将自己订婚的消息告诉了朋友。
编者按: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学院宣布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韩国作家韩江。本文原刊于《华中学术》2023年第3期,从韩江小说 《素食者》于2016年荣获国际布克奖入手,探讨她赢得国际文学声誉、东亚女性创作进入新世界文学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