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考察在司马迁之前的先秦史著,《春秋》《左传》 为编年体,《国语》《国策》为国别体,尽管在这些著作中都有一些写人写得不错的篇章,但它们在总体上却都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所作的记录,都没有注重突出历史事件中的人。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而“传”是解经的“经学文体”的重要形式,这一形式为了让读者对史实和义理的理解更加“深切著明”,因此,会把史实的考索、义理的阐释、辞章的敷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之所以能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被广为传播,就是因为它将人生的无常与人性的力量,揭示得淋漓尽致。人这一辈子,苦难万万千。如果你觉得走不下去了,就来看看《史记》,想想司马迁。
张嘉骅是中国台湾地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阅读推广人,对《史记》等史学典籍的阅读尤有心得,曾出版《少年读史记》《给孩子的史记》等作品。本期视频,我们请张嘉骅老师来谈谈,作为史学经典的《史记》,从鲁迅观点看,为什么是“无韵之离骚”?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位居二十四史之先,荣列“前四史”之首,不单因为它记录的历史时段最早,更因为它的伟大成就。最重要的是,它是司马迁“一个人”写成的历史,它陪伴着司马迁,度过了那些令人屈辱的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