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曾经说:"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身处复杂社会关系之中的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与他人关系密切的人生,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
余秋雨给北大学生讲授《中国文化课》,自信爆棚地说,老子是让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身份的第一代表。一九九九年初秋,黄叶遍地,梧桐滴雨,余秋雨特意来到希腊雅典,访问了一位专门研究东方哲学的女士。她深入研究了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和《易经》,最后得出结论,老子是最符合国际标准的顶级哲学家。
2016年4月23日余秋雨在株讲座《中国文脉》文字实录(根据讲座录音整理,有删节)鉴于演讲篇幅,我们将整理后的文字实录分为三个部分。今日,我们推出第一部分,明日将推出第二、第三部分。余秋雨讲座《中国文脉》,从上午9:20分正式开始,11:20分结束。
去年初夏与上海初见,烟雨朦胧,雨点滴在南方的青石板,脚边绽开朵朵涟漪,淮海南路的两侧是小巧的咖啡馆、小酒馆,重点不是小,而是巧。精致的门牌,细节的设计,客人们喝的不只是咖啡,喝的更是品味。与北方人的豪情爽朗不同,上海人是有着不同于全国其他任何地方的精致与骄纵。
悦 读 客 yueduke.com 悦每 天 7 点 陪 你 欢 喜 晨 读逗号君的小私想余秋雨探访欧洲文化古迹,将旅途中的全部感受书写成《行者无疆》这部作品。行走一段文化之旅,感悟一场心灵洗礼。在旅途中曾有这样一段趣闻,让文化素养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仰望《行者无疆》为余秋雨先生考察西方文明的随笔作品集,72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在欧洲26个国家96座城市旅程中的文化见闻和思绪。余秋雨先生称为《千年一叹》的续篇。《千年一叹》考察的是丝路沿线国家的文明,本书考察的是欧洲主要国家的文明。
在中国当代文坛,若论散文成就,不得不提到两位重量级的作家,一位是陕西的贾平凹,一位是上海的余秋雨。按照常理来说,以余秋雨的散文成就,在中国作协担任一官半职是不成问题的,既是与贾平凹、莫言那样坐上副主席的位置也不会有人非议,但奇怪的是,余秋雨为什么从来没出现在中国作协的重要名单当中,就连中国作协的全委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