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斯佳的眼泪》延续了“马里乌波尔三部曲”前两部的脉络,聚焦于一位来德的乌克兰女性,串联起无数东欧人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遭遇,讲述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缝隙与时代转折下,一个人的破碎与一代人的四散流离。
很多人都对城市的设计和重建感兴趣,但关注重点往往集中于建筑形式,而忽略了开放空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海伦·伍利将景观设计领域的广泛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讨论了可供个人或社区日常使用的各种开放空间形式,为读者展示了开放空间为社会、健康、环境、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益处。
《犹太古史 (上下册)》,[古罗马]约瑟夫 著,冯万以文 等译,金京来 校,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本书是第一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最著名的作品。它填补了两约之间四百年的史料,是了解古代以色列历史和早期基督教不可或缺的资料。本书是其中译本首次在国内出版。全书共20卷。
该书为纪念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思想家约翰·弥尔顿诞辰400周年所作传记,由两位弥尔顿学者戈登·坎贝尔、托马斯·阔恩斯撰写,以详实的史料深入考察了弥尔顿的著作、思想和生活,尤其是弥尔顿在面临失明、丧亲和政治衰落等人生逆境时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展现这位文艺复兴时期巨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R.R. 帕尔默 著。R. R. 帕尔默不仅关注救国委员会采取的制度和行动,还跟踪12位委员在巴黎和外省激荡颠簸的斗争,用叙事性的语言还原生动真实的法国大革命历史。《海洋之间的欧洲:主线与变化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暑期创作大赛#有人说,作家不敢研究社会深层次矛盾,揭示社会运行规律,因为害怕。其实社科类书籍比文学作品好就好在,社科类作品从来不搞“非黑即白”的观点,作者从来不把问题简单化,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只要把谁谁解决了,社会问题就不存在了。
读好书,交高人,见世面兹心,是对生活、流逝的生命最好的交代。4·23 世界读书日,为唤醒阅读的意义、倡导大众读书,络绎科学 &DeepTech 联合 10 家出版机构打造世界读书日专场活动,活动规则与参与方式详见海报。
今天这3本社科书籍,我愿意反复阅读10遍以上!书里说,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农村里的大家都是熟人,大街上遇到熟人,根本不需要报名,大喊”是我“就行了。这本书用不到7万个字,把”中国人为何这样“的根源都讲清楚了,即使你已经搬到城市生活了几代,一定也逃不开这些文化的深刻影响!
内容简介: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迎来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从社科理论界公开发表的关于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成果中,遴选一批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学术论文和笔谈文章,汇编成《社科理论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专题文集》。原海兵 王明辉 著。
盖凯程 韩文龙 著。内容简介: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