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精英,如群星般璀璨。被昵称“乔老爷”的乔冠华不仅文笔超群,还能熟练切换英语、德语、日语。这张照片,拍摄于1971年的联合国会议大厅。“乔氏大笑”被现场记者抓拍下来,这幅作品还摘取过普利策新闻奖。
中共中央党校八位教授联袂撰写的党史普及读本《中共党史十二讲》近日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由中央党校2020年推出的系列专题讲座整理而成,此专题讲座网络课程正在中央党校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热播,总观看人次已逾1000万。
【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前言关于国名具体叫什么,新中国建立之前有很多种声音。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连发十二组对比照片,细数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以及太空探索、脱贫攻坚等多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第一组1900年和2022年的天安门对比照片,配文称:“为你向前发展的每一步感到自豪。生日快乐!
新中国成立后头30年的成绩是巨大的,也是来之不易的。1949年,中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为123亿美元,人口5.4亿,人均GDP仅有23美元——世界垫底(倒数第1),连老挝、缅甸,还有已独立的非洲国家都比我们高,印度无论工业、交通(尤其铁路、公路)还是人均GDP都远远把中国甩在身后。
国名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三千多年以来,中国的国名随着历朝历代政权的更替而变化着。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读的话振奋人心,一时间这句话响彻九州大地。人民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