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与袁隆平齐名、号称南袁北李,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的小麦育种专家、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据百度资料,李振声,1931年2月出生,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遗传学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昨天写了水稻育种专家,今天再介绍介绍小麦育种专家,不然显的不公平。就其熟悉程度而言,水稻著名育种专家我只认识一部分,多数专家姓名是从会议,专家口中和资料上得知的,而小麦的著名育种专家我大多都熟悉,对他们更了解。
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介绍,“最贵麦田”不光是土地的价值高,主要是科技含量高,这里聚合了全国很多品种资源,另外这片试验田里出了十几个院士,培养了很多科学家,还有不少研究生等高科技人才。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致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是涉农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三个落脚点。引育并重、破立并举、知行合一,南农持续打造汇聚人才的强磁场和孵化器,近三年,来自全球前100名高校的教师占比已近四分之一,师资队伍结构显著优化。
1月12日, 2024ESG绿色发展大会暨潘基文可持续发展慈善晚宴在陕西西安隆重举行,本次盛会以聚焦“践行 ESG 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有关政要、商界领袖、专家学者的前瞻观点,通过主题演讲、互动交流等共同探寻ESG及绿色、可持续、慈善、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愿景。
“万物渐满,梦想初盈;麦浪涌动,未来可期。”5月21日迎来了小满节气,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作客现代快报“向往的学校·2023校长说”栏目,为屏幕前奋力耕耘的高考学子加油。“小满时节是收获的前奏,也是夏忙的序曲。
与袁老并称“南袁北李”的 李振声院士在袁老去世以后,很多农业研究领域的科技学者都感慨道:当年为我国粮食而奋战的“南袁北李”如今只剩一个人了。这里的“李”指的就是与袁老齐名的李振声院士。他被称为“远缘杂交小麦之父”。
五百多年来,石峡口金氏秉承“士农工商,各勤其事;乐事敬贤,隆师教子;勤读诗礼,守份奉公;怀德惟宁,立行必诚而无伪,御下必恩而有礼;务勤而兴家,务谦厚而里仁”的家训,使得躬耕重教、读书知礼、奉行公事、遵守法令等“家”文化精华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历代不乏饱学之士、亲民能吏,近代以来最有成就的则属金善宝。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做出了哪些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民以食为天,5月22日,是袁隆平逝世一周年,袁隆平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是中国第一批“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现在的人们可以每天吃饱饭,可以说袁隆平功不可没,“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其实不止袁隆平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粮食安全,还有许许多多的你知道名字或不知道名字的伟人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