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有人说“腮帮子肿了”,并且疼得难受,却不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实,人们常说的“腮帮子肿了”,绝大部分是由腮腺疾病引起的。腮腺是人体最大的一对唾液腺,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当腮腺出现炎症或肿瘤时,就会导致腮腺肿大伴或不伴疼痛。
让面部看起来变大的重要部位之一“咬肌”,也是我们常说的大腮帮子,其实是下颌骨外突的一种表现形式。让面部看起来下巴短小后缩,塌鼻梁,凸嘴,两侧腮帮子和下颌骨摸起来变宽,下颌线会慢慢变的模糊不清晰。以下我们总结了6点引起“大腮帮子”的常见原因,希望能对受脸大困扰的同学有所帮助。
案例6岁男孩阳阳左侧的“腮帮子”突然肿了起来,爸爸、妈妈以为是上火,就熬梨汁给他喝。可是3天后,阳阳的腮部肿胀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一碰就疼得哭,并且右侧的“腮帮子”也肿了起来,还出现了发热、嗜睡等症状,遂至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那么,儿童“腮帮子”肿就是流行性腮腺炎吗?
如果孩子出现了腮帮子肿大、张口疼痛、耳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要警惕是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可能。近年来,我国每年大约有30万~40万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报告,每年约有300~400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发病率在我国丙类传染病中名列第3名。什么是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指头大小的“小疙瘩”,经过8年时间,长成了“大鹅蛋”,一查竟是腮腺肿瘤。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中心医疗团队成功为64岁的沈婆婆实施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引发面瘫、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现已顺利出院。
说到脸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面部重要部位之一“咬肌”,也是我们常说的“大腮帮子”,其实也是下颌骨外突的一种表现形式。往往你会觉得自己面部“下巴短小后缩“,”塌鼻梁“,”凸嘴“,两侧腮帮子与下颌骨摸起来变宽,下颌线变得模糊不清晰了。看起来上、中面部比例失调,下庭部感觉较宽大。
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牙髓炎、肾炎等原因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生理性因素:如果经常或大量吃过硬的食物,比如肉干、坚果等,需要频繁咀嚼,导致脸颊的咀嚼肌运动过度,产生大量的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在组织内,刺激局部神经引起脸颊酸胀感。
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如果腮帮子疼痛,而且有脸肿的迹象,请一定不要忽视,这些症状都是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常见表现。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相关提醒。专家介绍,流腮俗称“痄腮”,作为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易侵袭15岁以下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