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鸿 读纸质书,动容以吟,悟而首肯,是一种久传的风雅。读纸质书,如居推轩见竹之屋,如穿布衣或丝裳,如以紫砂壶饮茶,是一种不争自高的品味。 读书的重要性谁不知道呢?可惜中国的人均读书量不高,读书的自觉性也不强,低迷不扬。 实际上读书不但重要,而且固有其乐。
作者:彭国忠南宋初年,汪应辰曾说:“闻之前辈,鲁直疏通乐易,而其中所守,毅然不可夺”。他所谓“闻之前辈”应该有据;而且,他是在张才叔的儿子携带黄庭坚为张才叔取字“士节”并做字序手迹的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一副对联竟道出唐朝士族门阀的圈子文化杜月笙是上海青帮第一大佬!当是时,无论名流商贾、高官达贵,还是文坛巨匠、国学大师都是他的座上宾。在他上海华格臬路住宅第一进的大厅高悬着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协理事 民俗委员会副主任 市作协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文化研究者。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眇。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泊于方田】唐代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写下了生平最后几首诗之后,死于湖南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自我的文章《唐诗里的真相——长安岐王府》,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热烈讨论,有网友云杜甫葬于洛阳首阳山就证明杜甫是洛阳人,其实不然,首阳山是杜甫远祖当阳侯杜预所葬之地,杜甫在《祭远祖当阳君文》中已经写得清清楚楚,既然大家已经溯源到了杜甫远祖杜预,我就写一写杜预的生平。
资料转载来源于:颜渊山庄https://www.toutiao.com/i6725000193655177735/?group_id=6725000193655177735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
中秋将至,突然想起杜甫的《月三首》中的一句: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故乡正位于北斗星的方向,直指着照耀着西秦的明月。”这里的西秦指的就是长安。一般认为杜甫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为了便于仕途借用远祖的关系攀上长安杜家,自称少陵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