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8月1日)上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在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坚持致力于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在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营造公开透明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
来源:经济日报近段时间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使得经济预期明显好转,民营经济信心正在恢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这为下一步更好发挥民间资本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方向指引。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经济参考报》11月8日刊发记者汪子旭采写的文章《瞄准核电、铁路等领域 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提速》。文章称,记者获悉,日前国务院核准五个核电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参与,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高到10%。
韩 昱 张芗逸重大项目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保障,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今年以来,各地积极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绿色化建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来源:人民日报观察当下的投资情况,企业是一个重要的视角。“5月份我们交付了国内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轻型运动飞机,预计全年订单能有七八十架。”笔者在安徽合肥采访时,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竞争力,企业计划近3年每年至少投入1亿元在研发测试上。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2月20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8日报道,中国将出台多项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表示,今年将进一步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两新”。
8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市场准入改革成果制度化,这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针对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出台的政策文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2025年如何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在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尽快向社会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1月3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渭明表示,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三方面考虑:一是在法治建设上,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同时,配合有关方面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有效维护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高铁建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民资入股高铁这一创新举措,为我国高铁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9月6日,随着“温州号”列车从温州北站驶出,杭温高铁一期正式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