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管亚楠5月28日,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和中国海洋学会主办、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和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海洋工程科技创新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隆重召开。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包括海洋装备制造在内的船舶制造领域,在中国早已经成为全球造船大国的基础上,尽早实现船舶以及海工相关技术装备在设计、研发、关键部件配套以及建造等领域的突破,已经成为行业从大到强的瓶颈。
12月13日,“机遇与挑战——面向未来的深远海资源开发装备高峰论坛”在上海开幕。 图为上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论坛主办方 供图12月13日,“机遇与挑战——面向未来的深远海资源开发装备高峰论坛”在上海开幕。
日前,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4年认定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共建申报的“海洋地质碳封存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
导语:中国海工的成立使中国的海工装备制造首先有了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最大的单一用户,这可以帮助中国的海工装备制造从传统的造船业思维中脱离出来,通过专业平台从基础的设计、研发到制造、配套全面补短板,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山东省内首座双泊位LNG码头启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2024年青岛十项重点工作安排之首。其中提到,要推动海洋装备等优势产业链总规模实现更大突破,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世界一流企业。
10月25日,值建校99周年华诞之际,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暨校友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启动大会,在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召开。“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蓝色梦想,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
图为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专业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新民晚报讯(记者 叶薇)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第一艘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设计建造的大型出口船“长城”号散货船、第一艘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向阳红10”号、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0万吨级海上浮式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2日讯 2024年,是青岛海洋发展凯歌而行、步履铿锵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青岛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高光频现,亮点纷呈,一幅从“蔚蓝”走向“未来”的精彩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完成4026.5亿元,同比增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