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的《天赐的声音》好听的歌曲明显增多,第2-5名感觉相差都不是太大,接下来给出每首歌曲的直观感受:杨坤 &王赫野《如果当时》:选曲选了许嵩的《如果当时》,比上一期选的《离别开出花》简直好太多了,他俩决定在演出当天下午交换了对方的词确实是正确的,整首歌听下来还行,不惊艳但也不差。
现在,乐评人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身份:一方面,他们站在行业顶端,对任何出名不出名的音乐人指点评论;同时,他们也处在鄙视链的底端,在普通人眼中,针对乐评人们的意见千言万语汇聚成4个字:“你算老几”。在大多数情况下,乐评人们都是不讨好的。甚至做音乐批评本身都被看成不太让人喜欢的行为。
自建国以来,乐评领域近些年来呈现出的混乱态势尤为突出,恰似“盲人摸象”般缺乏整体性与客观性。表面上看似呈现出多元繁荣之象,实则背后多为娱乐资本驱动下的利益博弈,众多乐评人因此沦为流量明星背后娱乐资本的附庸。
还记得“毒舌”乐评人丁太升吗?当年音综《天赐的声音》因为丁太升的“毒辣”点评引发了不少关注度,丁太升也一“毒”成名。如今开播第四季,又“后继有人”,以另一位乐评人的犀利点评以及被点评的流量歌手“霸气回怼”博得了大量眼球,话题一度在热搜榜上热度不退。
通过对音乐创作各个环节进行客观、科学、理性的分析,向社会与公众普及音乐审美,引导人们对音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音乐文化有所扬弃,这是乐评人应该做的事情。乐评与影评、戏评、书评等等一样,都是艺术评论领域中的一部分,同时承担着向社会普及文化艺术,纠正艺术领域不正之风的作用。
但从事一个行业的人,可能也最有资格质疑自己所做,原因很简单:他了解这一行。在普契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问世之初,有评论者断言过不了多久这部歌剧就将无人问津,事实却是,这部歌剧始终是世界各地歌剧院演出频率最高的名作之一。
丁太升对《歌手2024》第六期的犀利点评乐评人丁太升在6月15日的《歌手2024》第六期节目中对歌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对于汪苏泷演唱的《奢香夫人》,他不留情面地表示这次的表演近乎灾难,没有该有的激昂,反而显得吃力,声音虚弱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