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检测仪容仪表、AI交互实现演奏葫芦丝、AI英语学习助手……2024年1月24-26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上海市科协共同举办的“与AI共创未来”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会在上海市南洋中学举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正从多个方面加速推进。在此过程中,青少年们如何抓住机遇,更好地培养“未来力”?1月23日至26日,“与AI共创未来”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交流展示会”)在上海市南洋中学举办。
光明网讯2024年11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与AI共创未来”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1月23至26日,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会在上海市南洋中学举办。交流展示会包括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作品展示、人工智能科技青少年体验开放日、人工智能创新教学案例交流研讨等活动。来自全国各地1300余名青少年和教师、专家参加了为期3天的交流。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教育行业也正经历着革新。在这个“人机共智”时代,如何引导青少年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
作者:刘颖颖摄影:赵仲弈能舒缓颈椎的锻炼操软件,运用AI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检测头部是否左右摇晃,并由此发出音符,有节奏地摇晃头部才能听到完整的一首歌曲;能照顾宝宝的的婴幼儿陪护系统调用了OpenCV库中的鼻子检测器来监测宝宝是否蒙被,利用百度开放平台实现语音警报功能;看上去
本报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对接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牢牢把握面向共青团、少先队开展示范性实践教育工作定位,在团中央少年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全面启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
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再进行编程,变成一个智能小助手……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学生陈高意展示的作品“我的生态小管家”,其创意来源于学校的生态节,从校园菜园和雨池得到循环使用资源的启发,用废弃材料打造一个动植物共生的环保小家园。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8月24日,以“给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决赛在浙江省嘉兴桐乡市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开幕。来自31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地区的近7000名青少年将在未来两天展开竞技角逐。
5月8至12日,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骨干教师研修体验活动(第一期)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区市100多名校内外科技教师参加了专题报告、实践操作、活动指南解读和活动指导、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参访、名师同行交流等形式多样的研修学习活动。
11月22日至24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带来了400余项AI艺术生成、AI交互设计、AI工程实践、AI算法挑战等领域的优秀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