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球与太空的相互“凝视”——卫星视角看国家天文观测装置(3):“中国天眼”“中国天眼”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英文缩写为FAST,是我国独立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这段时间关于地外生命的相关消息真的太多了,NASA计划进行UFO研究,预计进行为期9个月,花费少于10万美元——来进行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没想到我国也报道出来关于“地外生命”的一些足迹,难道地外生命真的存在吗?
最近中国天眼发现了宇宙中的一个大秘密,让多国科学家们纷纷追问,这一枚中国天眼到底发现了什么?中国天眼这一次在宇宙深处发现的秘密,实际上是数量已经超过500枚的,可以被称作“宇宙灯塔”的脉冲星,是世界上其他类型望远镜发现总数的4倍以上,尽管脉冲星十分神秘,但它却是非常常见的天文现,因为脉冲星,实际上是恒星死亡后高度致密的残骸,而脉冲星散发脉冲的原因,在于其极高的自转速度:一枚直径相当于普通城市大小的脉冲星,其自转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圈,甚至几百圈的程度,这让跟随脉冲星超强磁场同步活动的带电粒子产生强大的辐射,也使其如同雷达波束一样以一个非常规律的方式扫过整个宇宙。
目之所及,已是光年之外。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验收至今已两年。作为国之重器,“中国天眼”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已远超国际同行预期的工作效率,为天文学科学研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大家好,我是科技评论员腾哥,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意识到,太空中存在着大量能够支撑人类不断发展的资源,所以纷纷投入到对太空的研究中,宇宙空间站、卫星、以及天文望远镜等设备纷纷问世,而且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仿佛在用行动告诉世界各国科学家,谁掌握了探索太空的高端技术,谁就能够获得今后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在中国的西南部,有一个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天眼”,“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在1994年提出,历时2年修建,并于2016年9月25落成使用。“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单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近期发表了中国科学家一项重要发现——通过“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一颗原本被认为“熄灭”的脉冲星,仍然可以探测到极其微弱的窄脉冲。这是“中国天眼”探测到的脉冲星辐射新形态,对揭示脉冲星磁层的极端物理环境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B-21,这款被美国寄予厚望的“幽灵”,承载着美军维持其空中优势,甚至重塑未来战争规则的野心,为了打造这款“王牌”,美国不惜斥资千亿美元,耗费近十年时间,其性能之先进,足以令任何对手胆寒,据悉,B-21不仅拥有超强的隐身性能,能够悄无声息地穿透敌方防空网,还能携带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种精确打击武器,对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
中国天眼风吹日晒,不担心遇大雨变饺子汤锅?尽管遭到了很多抵制,但是也不得不说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如果人类还想找到地外生命的话,那么中国天也很可能是唯一具备可能性找到外星文明的天文望远设备,但也因为中国天眼的能力太强大了,以至于包括霍金在内的世界在内多国科学家都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