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桂林5月22日消息(记者罗兰)“树上喜鹊叫喳喳,门前流水哗啦啦,远方朋友来恭城,请到我家喝油茶……”5月21日是第四个“国际茶日”,第十三届桂林恭城油茶文化节在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油茶小镇开幕。
大年初一,南宁市多家油茶馆正常营业,早起的市民来到油茶馆品油茶配船上粑,大年初二、初三,油茶馆晚市包厢预订较为火爆,订单多以家庭为主,油茶火锅成为了家庭团圆饭的主角,“新年喝着油茶过”成为了一部分南宁人的春节餐饮消费新选择。
森爱咸丰·音你而来8月12日、13日中国恩施·咸丰森林音乐节“森林咸丰·凉爽嗨啤”咸丰啤酒美食节将在咸丰县坪坝营景区和县城皇城广场举行来咸丰·庆丰年“唱”享19℃的夏天“嗨啤”一夏油茶汤是一种以汤煮配料的食品,(喝)吃起来香、脆、滑、鲜,味美可口,提神解渴,是咸丰土家人特有的一种
红网时刻新闻1月14日讯(嘉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华 田轩毓)新年之际,油茶水飘香。在嘉禾县袁家镇泮头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喝上一碗香味浓郁的油茶水,这项几百年沿袭下来的习俗,是村民们增进情谊的交流方式。而锅中熬煮着的不仅是浓浓的年味,更是深深的乡情。
新鲜出炉的油茶灌汤包,薄薄的外皮透着微微的绿色,十分诱人。 制作油茶灌汤包的馅料,分别是配制好的猪肉馅儿和“油茶冻”。 将一个个面团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面皮。 加入满满的肉馅和“油茶冻”之后开始包灌汤包。 将包好的油茶灌汤包装在小碗里,等待上锅蒸。
清晨,行走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的街巷中,居民楼里不时传出“咚咚咚”的敲打声。“这是‘打油茶’的声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俗(瑶族油茶习俗)代表性传承人周黎维告诉记者。为何是“打”油茶?皆因捶打是油茶的灵魂。
“恭城油茶喷喷香,既有茶叶又有姜。当年乾隆喝三碗,金口御赐爽神汤。”近日,记者来到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知名油茶餐馆——凤凰山斑鱼馆,点餐后,服务员将一锅热气腾腾的油茶端上桌,记者舀上几勺到碗里,再加入炒米、麻蛋、花生等配料后品尝,第一口微苦,第二口微涩,随即茶的香味与甘甜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一碗喝完再来一碗,越喝越过瘾,身体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
“好多来新州的人都说,他们不知道我们这里还有这样的喝茶习俗,茶叶还可以这样炒。以后想喝油茶汤,就到我们新州来。”正安县新州镇司法所资料员向孝群家住在镇上,作为新州镇人,她和镇上的人们一样,一直以来都在炒油茶、喝油茶汤中度过。
瑶族油茶喷喷香又有茶来又有姜一天喝上三大碗一年四季都健康这是广泛流传于瑶族地区的关于油茶习俗的谚语瑶族油茶绝不仅仅是一碗茶,它可当饮品可泡粥饭,是瑶族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更是瑶家招待贵宾的社交方式,及婚丧嫁娶满月做寿等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
在桂北恭城瑶族自治县,油茶是伴食,也是礼仪,是三餐四季。走进恭城 , 无论是城镇还是乡间,无论是壮村还是瑶寨,家家户户都会传来不绝于耳的打油茶声,直到宾客满座,油茶斟满,如果三朋四友喝罢仍未尽兴 , 主人得重新架上茶锅 , 再打油茶。
喝滚茶是嘉禾农村妇女聚会、打卦、招待客人时的一种习俗,又叫呷茶、呷籁茶、吃滚茶,主要分布在钟水河以西、北一带,即石羔、车头、盘江、莲荷、广发、坦坪、田心、石桥等乡镇,而河东、南一带的塘村、泮头、袁家、龙潭、行廊、肖家、普满等乡镇则以喝油茶为主。
春节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拉家常、叙情谊。在道真,贵客临门,用什么招待?最合适的就是油茶。黔北盛产茶叶,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茶树更是多见。每年春夏,垄垄茶树吐露新芽,使得村庄轻披绿纱,煞是诱人。油茶是仡佬族传统习俗“三幺台”中第一台茶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