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边关路,浓浓军民情。近日,驻守在风口哨所的铁列克提边防连官兵收到了来自3000多公里外“拥军阿姨”陈丽君寄过来的一百多双手工鞋垫。战士们展示着陈丽君阿姨寄来的鞋垫铁列克提边防连,每年大风天气长达200多天,冬天风力最强可达12级,是全军闻名的“风口”单位。
踏着先辈足迹奔向强军目标,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高擎“八一”军旗,阔步穿过天安门广场,他们向世界展示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英姿飒爽的女仪仗队员首次亮相阅兵场;20架直升机在空中组成数字,将抗战胜利70周年大写在天门广场上空……气势恢宏的中国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振铭 孙顺科 威海报道“每年一百双鞋垫,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就是一千两百多双了。”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的记者采访时,柳立莲指着桌上两摞整齐捆绑的鞋垫说:“今年的一百双鞋垫也全都缝好了,等社区和部队联系好后,就给他们都送过去。
为表达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深敬意,近日,乳育爱心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将200双暖心鞋垫送到驻乳部队代表手中。活动现场,乳育爱心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与驻乳部队的官兵们交流问候,了解了驻鲁部队官兵们的生活工作情况,表达了对官兵们的祝福。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31日讯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在威海市鲸园街道东山社区群众服务中心,“兵妈妈”柳立莲为海军驻威某部队官兵送去了100双亲手缝制的鞋垫。多年来,每逢建军节前,她都会把自己手工缝制的鞋垫作为礼物送给兵营。
鞋不是鉴赏品,而是人们广泛穿用的生活必需品,多为厂家批量生产,所以,不仅设计者需要懂得工艺设计,而且鞋厂的生产组织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也需要掌握工艺设计和工程文件的制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制鞋工》
王笑娟正在缝制鞋垫。马春歌 摄“希望孩子们垫上我做的鞋垫站得稳、行得远,更好地保家卫国。”9月3日,河南省西峡县新兵役前教育基地,100多名预定新兵每人收到一双“拥军奶奶”王笑娟精心缝制的鞋垫。今年89岁的王笑娟,是一名退休医生,生长在军人家庭。
7月29日,,禹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侯智娟带领机关干部和“双百双万”所驻村古城镇张堂村的巾帼志愿者,来到市预备役团,看望慰问这里的驻禹官兵,为他们带去巾帼志愿者亲手纳制的200双绣花鞋垫,将浓浓的情谊和美好的节日祝愿带给可爱的人民子弟兵。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高原边防官兵的防寒需求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的不懈努力下,一批全新的防寒装备已经在边防一线投入使用,这些装备不仅高度科技化,而且为官兵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和舒适度。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负责人表示,这批新型防寒被装共10款,是他们组织军地专家和知名企业专门为高原边防官兵量身定制的,具有技术含量高、保暖效果好、整体材质轻的特点,将为广大边防官兵执勤训练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