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不断重视,农村学校在硬件设施等方面日益完善,但是,由于地域差异等原因,和县城学校比起来,农村学校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同时,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也比较快,很多年轻乡村老师都在县城买了房子,他们一方面能够享受到县城生活条件的便利,有效提高他们的家庭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县城学校上学,接受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年轻老师,他们都想通过各种办法,调往县城的学校工作。
就教师而言,副高职称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问题本来就是老师们一直关心话题,因为职称的等级直接与老师本人的工资挂钩,职称越高,工资就会越多,所以,老师们都想早日解决自己的职称问题,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8年我省出台了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直评直聘”政策,明确包括乡镇乡村中小学教师在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工作满10年、20年、30年,符合条件的可直接申报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评审通过即可聘用。
2024年教师职称评审,山东济宁目前已下发通知,继续实行“1230”的乡镇倾斜政策——即“对于符合标准条件的乡镇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在乡镇从事教学工作累计10年及以上申报中级职称、20年及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30年及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原本应该是为了激励教师良性竞争,肯定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但是现在在职称评定制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各地的职称评定制度都不一样,评定标准也过多过细,操作空间过大,职称评定早已漏洞百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在农村工作30年以上,不受名额限制,只要硬件达到要求,比如学历达标、任班主任年限、县级教研课、市级以上论文、普通话等级证、中小学教学技术运用能力培训证、公需科目合格证、师德考核每年优秀、近五年年度考核至少一个优秀,就可以直接晋升高级职称。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已经成为一大难题,问题的关键是中级以上职称受岗位比例限制,也就是说,一所学校内如果中级以上职称岗位满员,那么这所学校就没有晋升中级以上职称的名额了,没有名额,就晋升不了中高级职称,说直白一点,工资就要比别人的低好几百块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