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神舟十三号”遨游太空之时,国人再次感叹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为了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弹一星”科研人员筑起新中国安全屏障,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任新民等诸多中国脊梁苟利国家,不问生死,是他们让中国人不再挨打。
袁隆平,一个响彻中华大地的名字,一个让亿万人民敬仰的人物,一个用一生追求和奉献的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 据拉美社1月9日报道,杂交水稻技术创造了中国粮食主权的奇迹。报道称,说起袁隆平,就是在说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就是在说一位用毕生努力和坚持不懈实现了自己夙愿的科学家,他的夙愿就是:“不让任何一个中国人挨饿。
科学精神永传承“杂交水稻之父”这个光荣的名字,周四时我还曾用红笔在这几个字上做标注,谁又曾想三天后这抹艳丽的红却将成为灰色呢?出生于1930年,后也将加上一个卒于2021年,在这个温暖的夏季,在那繁盛的长沙,稻子就将成熟,但他却再也无法驻足在百里飘香的稻田中观看。
今天一早,从手机朋友圈看到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转发中国新闻网的一篇文章《今天,怀念两位巨星》,对三年前在同一天去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表达了“一别三年,好想您们”的百姓之念。
近日,在央视《党课开讲啦》节目中,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拿着一张印有中国杂交水稻的马达加斯加纸币,讲起了背后的动人故事: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并且手把手地向当地人民传授高产栽培技术,使马达加斯加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实现了杂交水稻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
科技日报 张爽 综合报道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离开了我们双星陨落举国同悲转眼,一年过去了只想轻轻道一声袁爷爷、吴爷爷我们想你们了袁隆平: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因为亲眼见过很多人吃不饱饭、饿肚子的场景袁隆平选择了农业报国立誓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图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据央视新闻消息,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