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 高畅)球拍、钓鱼竿、自行车……日常生活中一些超轻的物品都少不了碳纤维。碳纤维到底是什么样子?近日,记者走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化纤集团,一“碳”究竟。走进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生产车间,机器声隆隆作响。
e公司讯,吉林化纤6月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碳纤维具有多规格产品,可以应用到多领域,目前实际产生的订单主要在风电领域,公司正与碳纤维产业链各合作单位联合开发,合作提高,争取更多的碳纤维应用到各领域中。公司目前具有1.2万吨/年碳纤维复材生产线。
中新网长春12月11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碳纤维原丝产能达16万吨,碳纤维产能4.9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吉林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穆可桢11日在长春表示,当地要推动由卖碳丝向卖制品转变,带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产业协同发展。
来源:【中国吉林网】近日,在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李凯接受中国吉林网采访时表示,该项目于2023年4月9日开始动工,总投资27.4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项目一期主厂房全部建设完成,已经进入设备安装的关键阶段。
中新网吉林11月18日电 (记者 石洪宇)新雪季“开板”在即,吉林市大型雪场推出的碳纤维滑雪板受到滑雪客的关注。据了解,这些新型滑雪板具备重量轻、强度高,更易于驾驭等特点。吉林市是著名的“化工城”,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人民网“行进中国”吉林调研采访团你见过这样的“线”吗?直径仅为发丝的1/12,含碳量达90%以上,强度却是钢的7—9倍。“这就是碳纤维,比钢强度大、比铝重量轻,小到钓鱼竿、羽毛球拍,大到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都有它的身影。”吉林化纤国兴碳纤维公司生产处处长鲁明说。
新华社长春2月4日电 题:春节不停工 铆劲赶订单——吉林部分企业生产一线见闻记者薛钦峰、王晓林、邵美琦“24小时满负荷生产”“赶订单,春节只休了一天”……春节假期,记者走访吉林部分企业的生产一线,在机器轰鸣声和工人忙碌身影中,感受老工业基地的新发展脉动。
一束喷涌而出的银丝,标志着吉林化纤的创业萌芽开始成长。60年披荆斩棘,吉林化纤凭“千丝万缕”拿下了行业内多项第一。一次次从零开始,一代代守望传承,化纤人“宁把黑发变白发,也要把白丝变黑丝”。Am738 长春FM91.
2月2日,工人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有限公司碳化二车间查看碳纤维丝束成品质量。春节期间,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有限公司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车间生产线上机杼声声,一派繁忙。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2月2日,工人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有限公司碳化二车间作业。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一束束雪白的细丝经过生产线后,变身为新材料碳纤维。这是老工业基地吉林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例。吉林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探索“制造+智能”“数字+实体”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日报12月6日电(记者 姜东) 2024年12月5日,吉林省吉林市,工作人员在吉林化纤集团生产线上作业。吉林化纤集团是一家拥有60年历史的国企,是聚焦人造丝、腈纶纤维等领域的制造业企业。近年来,该企业依托传统优势,着力发展碳纤维板块,碳纤维原丝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从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部署,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进行系统阐述,再到今年全国两会进一步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