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镇这词也开始不断地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到过对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
走进宁夏中宁县新堡镇创业村的温室大棚,草莓、吊瓜、葡萄等长势喜人。去年以来,创业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争取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自筹资金46万元,建设10栋温室大棚,当年增加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9万元。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相关规定,经宁夏流调专家组研判,自2022年9月26日6时起,中卫市中宁县辖区划定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
记者2月22日获悉,近期宁夏自然资源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民政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搬迁撤并类村庄认定标准》,严格规范全区村庄撤并工作,对各类搬迁撤并类村庄具体认定标准进行了细化实化。
本网讯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三月,空气中还夹杂着一丝凉意,但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长山湖村村部旁的黄粉虫孵化大棚内,村支书王小红和工人们却干得热火朝天。他们熟练地将混杂在一起的幼虫和饲料进行分拣、筛选,并根据大小分盘饲喂,整个过程配合默契,进展有序。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徐套乡徐套村属“十一五”移民搬迁村,现有户籍人口612户2082人,是回族聚居区。近年来,徐套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党的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找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的契合点,激励移民群众团结奋斗拔“穷根”,实现“致富梦”,以实践行动开出幸福、丰硕的“石榴花”。
近年来,余丁村以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为抓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探索建立“1153”议事协商工作法,凝心聚力应民声议民事解民忧,有效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治理取得良好成效。一、坚持党建引领,搭建“一个平台”。
今年以来,中宁县把“书记领办基层党建项目”作为解决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有力抓手,通过选题立项、示范带动、跟进落实、观摩推广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成效、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坚持把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摆在突出位置,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关键,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着力提升村容村貌,补齐突出短板,切实让乡村环境美起来、百姓生活甜起来。
“我们以村书记领办为突破口,通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400亩统防统治标准化枸杞种植基地,形成集枸杞种植、烘干、包装、销售于一体的枸杞全产业链,带动40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每年发放劳务费1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创收45万元以上。
枸杞产业成中宁农民增收“金钥匙”。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宁县坚持以学增智、以学促干,精准对标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不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助农多渠道增收。今年,中宁县新植、改造枸杞基地3.
柳青渠郭庄段渠道改造工程。 (资料图片)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资料图片)“过去村里全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好了,家家户户不光通了自来水,村里还铺了水泥路,安装了照明灯,改造了扬水泵站、砌护了渠道,给我们解决了灌溉难题。”近日,中宁县白马乡彰恩村村民刘淑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