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提高乡村规划管理水平,我市就在全市逐步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印发了《资阳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
人类学家项飙曾指出,“邻居”正成为“消失的附近”。如何让“陌生人社区”重回“熟人社会”,重拾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温暖?是他们,那些活跃在社区里的热心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重构关系、连接附近,为社区增强“邻聚力”。
编者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的职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民宿管家、农村经纪人、乡村规划师等越来越多相关新职业涌现,不仅拓宽了就业边界,也让人们在新的职业中实现了自我爱好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并围绕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做出系列安排。作为首个把“社区规划师制度”写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不久前,上海各区都派驻了属于自己的社区规划师,社区规划师是做什么的?他们的到来又会给社区带来什么改变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期小区里多了一群群“走街串巷的人”——他们或拿着图纸,或与居民攀谈交流,或用相机记录社区的花花草草和公共设施。“他们”究竟是什么神秘组织呢?在此隆重介绍规划师的next level:社区规划师!“观察者”大家印象里的规划师是什么样子呢?
青年旅舍、公益书屋、露天剧场和活动中心,这些一般出现在城市里的配套设施出现在一个位于大山脚下的古村落里。小村落是怎么变的呢?这还得从2018年说起。那一年,90后女孩刘琳来到安徽天柱山脚下的万涧村,她和村民们说自己是从北京来的乡村规划师,要给这个古村落规划未来发展。
央广网成都2月6日消息(记者 苏莉 实习生 刘晓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日前正式发布,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新版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和就业新选择,也推动相关产业变革和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