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飞速发展的21世纪,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变得越来越快。人们怀念以前那种没有网络的日子,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更加专心,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入心流状态,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习惯性拖延。拖延,似乎成了当代年轻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年轻人之间流行起了一种叫做“年终总结”的东西。
亲爱的女士,检查结果出来了:你的脑子里全是畏难情绪!此类症状表现为,一遇到困难,你就想找借口或者理由逃避、拖延,在事情还没有完成,甚至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的大脑就浮现出一堆做不成或做不好的理由,导致大脑连想都不敢想,直接死机。
本文阅读时间约为五分钟,请务必耐心读完时常有家长抱怨孩子有畏难情绪,具体表现为一见难题马上愁眉不展,几乎想都不想便喊着:“太难了!我不会。”作为父母,我们心急如焚,旁征博引。我们告诉娃困难是纸老虎,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娃不为所动。
计划通过中级职称考试,买来书发现知识点太难了,看了一页书就再也看不下去了。计划学习写作,一个月至少写5篇新媒体文章,报学习班的时候一腔热血,开始动笔的时候就偃旗息鼓,选主题难,起标题难,找素材更难,于是告诉自己放弃吧,不是写作的料。
孩子这种情况就是我们说的畏难情绪,简单来说就是害怕困难不敢面对,有时候我们习惯性的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我们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遇到的问题,也许觉得一点都不难,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些困难,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一下,孩子到底是遇到困难了,还是因为家长长期帮忙对家长产生依恋想偷懒不想动脑呢?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允许失败重视过程 分解任务增强信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琚金民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面对挑战,很多孩子止步不前,逃避、拖延时间或者直接放弃,他们常把“我不行”“我不会”挂在嘴边,无论大人怎么鼓励,都不愿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