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海峡导报讯(记者 吴生林 文/图)两岸一家亲,融合向未来。7月30日上午,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以及菲律宾等地的施氏宗亲和专家学者聚首厦门,举行纪念施琅统一台湾340周年座谈会,共话两岸融合发展,助力两岸统一大业。
你知道吗?两位英雄郑成功与施琅的恩恩怨怨直接改变了台湾的历史。(点击主页可以收看本期文章视频) 上一集我们讲了施琅武力统一台湾的丰功伟绩,这一集我们讲讲两位英雄的爱恨情仇。 施琅原先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部下,英勇善战,屡立战功!郑成功是郑芝龙的长子,也一直跟随父亲征战。
近日,两岸施氏宗亲、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相聚厦门,寻访施琅将军在厦史迹,并共同见证动画短视频《将军祠的故事》的发布。 施氏宗亲代表团前往思明区将军祠净莲寺等地,寻访施琅将军在厦门的故事。代表团成员来自台北、台中、台南、彰化、高雄等地。
中国台湾网7月31日讯 昨日,“纪念施琅统一台湾340周年座谈会”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以及菲律宾等地的施氏宗亲、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施琅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意义、相关历史文物保护与传承等议题展开研讨,并对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建言献策。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通讯员 梁白瑜6月9日,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交流大会在石狮市博物馆开幕,“两岸同根脉 闽台一家亲——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展”也同步展出,来自两岸的文史专家、学者,两岸宗亲代表及台湾同宗村谒祖访亲团等100多人参加。
“康熙之所以如此器重施琅,不仅仅是因为他完成了国家统一大业,而且是因为他开创了国家统一的新模式,即兵临城下,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孙子兵法》所推崇的用兵最高境界,对今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仍有借鉴的现实意义。
古代婚姻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素不相识的男女,在这种制度下,被迫走上了婚姻殿堂。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些姓氏之间,因为各种原因,让家族定下了严苛的族规,勒令后代子孙禁止与某个姓氏通婚,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