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法国媒体17日报道,该国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兼白血病患者在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后,实现“功能性治愈”,这在法国尚属首例。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报道说,该国南部城市马赛的圣玛格丽特医院一名60岁左右的妇女于1999年确诊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一直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是指:在没有持续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被持久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病毒,使病毒载量持续处于检测不到的水平,艾滋病相关症状和疾病进展得到长期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预期寿命也接近正常人,但体内可能仍存在少量潜伏的艾滋病病毒。
中新网上海1月20日电(陈静 孙国根)记者20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团队开展的一项针对艾滋病的最新研究表明,晚治疗的病人罹患癌症的风险更高,而早期治疗可降低患癌风险;早治疗能帮助减慢病毒整合细胞克隆扩增的速度,减少稳定和持久性储存库的形成,延缓或减少对免疫系统的破坏。
8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下属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提交的一项二期临床试验。所以,为了跟上病毒进化,研制新药和药物种类非常重要,这可以防止耐多药毒株复制和传播,实现持续艾滋抑制、延长耐多药感染者的生命。
从1985年首例艾滋病病例报告至今,艾滋病在我国已经整整传播了38年。在过去的38年里,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受害人群与波及地域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应对艾滋病流行的防治策略与措施,也发生了从被疫情牵着鼻子走到主动出击的重大转变。
在人类抗击艾滋病的第四十三个年头,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于2023年12月在《自然》子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TTT,影响因子39.3)发表的突破性研究,犹如暗夜中的一束强光,为功能性治愈艾滋病带来了革命性视角。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深圳1月12日电 (索有为 马祯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12日发布信息称,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三院艾滋病研究团队,日前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
11月27日电 (程毓)近日,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张同存、顾潮江两位教授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发明名称是“一种治疗HIV(艾滋病病毒,笔者注)感染的嵌合抗原受体的重组基因构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