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法国媒体17日报道,该国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兼白血病患者在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后,实现“功能性治愈”,这在法国尚属首例。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报道说,该国南部城市马赛的圣玛格丽特医院一名60岁左右的妇女于1999年确诊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一直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是指:在没有持续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被持久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病毒,使病毒载量持续处于检测不到的水平,艾滋病相关症状和疾病进展得到长期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预期寿命也接近正常人,但体内可能仍存在少量潜伏的艾滋病病毒。
又一位艾滋病患者被治愈,全球第三位经确认的艾滋病治愈者出现。2月20日,《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刊发论文,宣布该患者在停止抗逆转录病毒治疗4年后,仍未检出HIV(艾滋病病毒)病毒,因此确认其已经达到“治愈”程度。
中新网上海1月20日电(陈静 孙国根)记者20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团队开展的一项针对艾滋病的最新研究表明,晚治疗的病人罹患癌症的风险更高,而早期治疗可降低患癌风险;早治疗能帮助减慢病毒整合细胞克隆扩增的速度,减少稳定和持久性储存库的形成,延缓或减少对免疫系统的破坏。
8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下属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提交的一项二期临床试验。所以,为了跟上病毒进化,研制新药和药物种类非常重要,这可以防止耐多药毒株复制和传播,实现持续艾滋抑制、延长耐多药感染者的生命。
11月27日电 (程毓)近日,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张同存、顾潮江两位教授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发明名称是“一种治疗HIV(艾滋病病毒,笔者注)感染的嵌合抗原受体的重组基因构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