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又中秋。花好月圆人长久,又是一年月圆时。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奉贤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奉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策划开展“月满中秋 文明贤城”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中秋节期间,为市民群众带来民俗体验、游园集会、音乐盛典等近200场活动。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赏月、和家人吃团圆饭之外,还能怎么过?这里给你推荐几种不一样的过节体验吧~“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来你身边的历史名胜、文化古迹看一看、逛一逛吧。一秒穿越时空。
文|卢恩俊中秋节玩月习俗,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历代延续。直至今日,此风依然盛行。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之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祭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品,品尝月饼,而后开展各种玩月活动,可谓其乐融融。
中秋假期,河南郑州的多个公园、文旅街区内游人如织,中秋主题的国风演艺推陈出新,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中秋氛围。在河南郑州一家海洋主题公园里,美人鱼演员身着嫦娥服饰,被群鱼环绕,手捧花篮和玉兔,在水中演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如今,中秋节已经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秋节,又称月夕、拜月节等,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讲的就是古代“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
9月16日是中秋假期第二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80万人次,全国高速公路客车流量大约在3300—3400万辆,返乡探亲、周边出游的中短途自驾是主要出行方式。大家都选择去哪里度过假期呢?一起来看看↓↓↓各地推出多彩活动丰富过节方式清风皓月,流光溢彩。
央视网消息:中秋的符号离不开月饼和灯会。这两年,手工制作月饼、花灯的活动也越来越受欢迎,传统文化也在人们手中传承。在浙江宁波镇海区庄市街道中心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正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亲手制作冰皮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