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10月10日,距离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40公里处的吐尔尕特口岸,一辆辆卡车进进出出,满载着货物驶向远方;口岸大厅外,手持护照、等待出境的旅客,拖着行李与家人道别;口岸不远处,G315线托帕至吐尔尕特口岸公路建设正紧张有序推进……依
中新社新疆塔城11月9日电 题:新疆塔城新印象:百年口岸嬗变焕新 “中亚商贸走廊”更忙作者 苟继鹏 禹瑞斋位于新疆塔城的巴克图口岸,紧邻哈萨克斯坦,向西联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有260余年的通商历史,得名“中亚商贸走廊”。
中国义乌网4月21日讯(通讯员 金淑萍 记者 楼雅琪)4月14日,义乌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一批来自老挝的香灰莉木方料进行了检验检疫,该批木料共16.79立方米,重18850千克,这是义乌口岸首次进口该种木材。
【记者手记】光明日报记者 尚 杰 李 慧每次到塔城采访,总会去巴克图口岸转一转,这里离市区近,仅有12公里。去的次数多了,对它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新疆众多的口岸中,巴克图不仅是距离城区最近的一个,也是通商时间最早的一个。
中国人的厨房江湖,总是热闹非凡:花样菜式轮番出场,切、剁、砍、劈、拍交替上阵……也就厚实的木砧板,才承受得住这份“热情”。但市面上便宜的“木砧板”,大都是使用木头边角料,通过化学粘合剂拼接而成。这些劣质木材,用不多久就刀痕遍布、藏污纳垢。
“这个水烟筒是鸡翅木雕的,做工很精细,260元不能再低了。”“店里的咖啡、糖果、菜板都是越南商品,很有特色,还有拖鞋也很受欢迎。马上就要过年了,可以带些特产回去送亲戚朋友。”三言两语间,杨俊就做成了两单生意。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3日电 题:百年口岸巴克图续写丝路开放新篇章新华社记者张瑜、苟立锋拥有百年历史的巴克图口岸,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的塔城市,毗邻哈萨克斯坦,向西联通中亚、西亚、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是我国通往中亚至欧洲各国的重要通道。
中新网云南文山2月3日电 题:中越美食香飘云南边境小城作者 时文枝蛇年春节假期,中越边境云南天保口岸游人如织,多家中越特色小吃店内座无虚席,门外排起长队。见此情景,天保口岸越货大卖场负责人刘俊不禁想起13年前初到口岸的情景。
通讯员 范忠孝 本报记者 李丽云在黑龙江省有座边城叫绥芬河,它同时还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会说俄语的城市”“能使用卢布的城市”“鸟虫叫醒的地方”。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上世纪80年代中期,边城人用“西瓜外交”打开国门。
在这座“会说俄语”的中国边城中,大批生意人靠跨国贸易唱响致富经,助推黑龙江绥芬河从边陲小镇蝶变为“国境商都”。“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1975年建市之初的绥芬河是一个人口不足1万、地方财政收入约9万元的沿边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