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众所周知,战争就是一个吞金兽,历史上只要连年发动战争最后必陷入国穷民贫的境地,当年文景之治攒下的偌大的家业被汉武帝连年征讨匈奴耗费殆尽,不得不下罪己诏,万历三大征直接打垮明朝财政,到了天启崇祯时期连军饷都发不出,康熙时期连年征战也掏空国库,要不是雍正经济的改革,清朝经济差点崩溃,可以说战争就是一个烧钱的行当,除了唐朝。
文/南柯纪实编辑/南柯纪实<<·——前言——·>>公元755年十二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拉开了这场被后世称为安史之乱的序幕。在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中,唐军与叛军进行了惨烈的战斗,整个中原大地都化为了一片焦土。
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时期设立的军镇,也是大唐统治西域和中亚地区的最高机构,一度威震西亚,巅峰时期的安西大都护府统治了今天整个新疆、中亚五国以及部分阿富汗地区,此后武则天将安西都护府一分为二,为北庭和安西。
唐朝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朝代,这种开放不仅仅体现在思想文化上,更体现在政治环境乃至对封建王朝最为重要的兵权上。在隋唐结束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并立的纷争后,唐人以难以想象的胸怀向天下宣示,只要你想尽忠于大唐,那你就可以在唐朝建功立业,从来没有什么“华夷之辩”“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统计了唐代中叶较大藩镇28个,其总兵力在99.05万到105.05万之间,而唐政府的中央军只有约15万人,并且在当时的社会中,藩镇和唐政府中央军都采用募兵制,也就是从军队战斗力来看,都是同一水平的职业军人,因此从力量对比看唐政府处在绝对的劣势,但是唐政府却凭借着这15万的军力确又维持了百年的统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