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当阳沮河沿岸,一片静谧的田园风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四散的民居星罗棋布,成块的田野井然有序。就在这田园之中隐藏着麦城遗址。关羽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就是在这里度过。我们一路南下,离开襄阳地界,来到了宜昌的当阳,当阳的历史足够悠久,在春秋时期就有许多关于这里的描述。
建安二十二年,刘备和曹操对峙战场,史称“汉中之战”,这场战争打了两年之久,可谓是极其不易,而在战争爆发之时,刘备和诸葛亮都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镇守后方,尤其是荆州一带,要知道荆州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对于蜀汉来说就是最后的根据地,如果这里失守的话,那么对于蜀汉来说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为了保证之后在前线战场没有顾忌,那此时必须选一个合适的人选镇守荆州。
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所处的沮漳平原上,突然隆起了一道不算很高的“山梁”。山上,灌木乔木相杂,荆棘野草丛生。远远望去,就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守护着附近的村庄。当地人称其为“朝阳山”,其实,它是名副其实的古麦城的一道荒废的城墙。清同治年《当阳县志》载:“麦城在治东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间,相传为楚昭王所筑”。《四蕃志》说麦城规模“纵横十里。”隋开皇年间,这里曾设立昭丘县,麦城是昭丘县治所在地。更有不少学者认为,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所著千古名篇《登楼赋》中的“斯楼”应是麦城楼。
中新社武汉5月22日电 题:关公文化为何广泛影响全球华侨华人?——专访湖北省海外联谊会原副秘书长、湖北大学客座教授朱正明中新社记者 艾启平关羽,又被尊称关公,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人物,民间素有“文拜孔子、武拜关公”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