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 近日走进井陉县梵香工坊太行山手工香制作技艺传承人郝玮正在研磨香料输入图片描述手工香制作复杂且精细包括选材、清洗、破碎、精磨等20多道工序太行山手工香制作技艺于2023年入选井陉县非遗名录摄像丨河北日报通讯员冯春艳、张蓬视频制作丨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许佳奇
梅花香方取自于古书《香乘》,采用天然沉檀、麝香、零陵香等香材进行手工制作,经过炮制、研磨、过筛三道工序得到香料,香料可用于制作香囊、打香篆。近年来,河北省安国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药材优势,继承传统药香文化,开发中药材应用场景,推动中药制香产业向大健康领域转型升级。
在河北廊坊市安次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香坊,香坊的主人谷俊明在有条不紊地制香。这位远近闻名的匠人,也是“古色古香”:对襟袍、银白发,焚香沏茶,讲起制香,眼神发亮,滔滔不绝。谷俊明在香坊中制香。林峰摄“当着直播观众,我敢吃自己制作的香。”他说,但是抛开制香话题,他又显得有些木讷。
题:探访中国国家级“非遗”清苑传统制香技艺:香飘海外33年。28日,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的“古城香文化展厅”,74岁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苑传统制香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金庆娴熟地完成多个制香流程展示。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冬季游河北 福地过大年##游购乡村#【“镜头里的浓浓年味儿”系列短视频|清苑传统制香技艺】“文化进万家 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推出“镜头里的浓浓年味儿”系列短视频,带大家去感受非遗的魅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火头细微似明似灭,袅袅娜娜异香沁浸……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有这样一个传承古老技艺和历史文化,专门制作各种燃香制品的产业,目前已拥有上下游企业500余家,年产值高达5亿元,从业人员超过5万名,被戏称为一个“555”牌。
中工网讯 11月20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总工会组织女职工在兰亭汇红木家具俱乐部开展了“体验古法制香 感受古韵芬芳”活动,让女职工们通过制香的过程,感受到古代的传统文化和内心的宁静。活动现场,制香师详细讲解了制香的悠久历史、传统工艺和独特魅力。
一边把刚晾晒好的香条插放进机器,一边把刚转好的香盘归置到身旁的容器内,一抬头,又一个香盘转好了……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的一个制香车间内,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机器。“自从用了这个机器,她们的工作效率是之前纯手工盘香的3倍多,香盘质量也更有保证。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四马坊村“王氏合香制作技艺”选取榆树皮、檀木、沉香木等天然材料,经过磨香、调香、挤香、晾香等工序制作而成,具有理气静心、温中祛寒等功效。与机械化的制香工艺相比,手工制香靠着手工艺人多年练就的功夫,使之更加饱满圆润,并赋予其独特的芬芳。
同学们参观保定古城香文化博物馆。 清苑区委宣传部供图制香师为同学们讲解香囊制作方法。 清苑区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河北新闻1月30日电 (徐巧明 赵琪)1月29日,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第三小学的同学们走进保定古城香文化博物馆,开启了一场饶有趣味的非遗研学之旅。同学们取香粉做香囊。
“晨用醒神纳阳之香,暮用舒缓镇静之香,日用通络舒筋之香……”近日,49岁的谷俊明身着中式服饰,对着手机屏幕,热情地向网友介绍传统香文化。谷俊明是省级谷氏制香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谷庄村传统制香技艺的第十三代传承人。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看老字号如何“迎合”年轻人首届京津冀老字号博览会引来200余家知名企业看老字号如何“迎合”年轻人北京吴裕泰茶庄推出根据节气养生配制的“吉时巧裕”系列袋泡茶,河北谷氏香业与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手工制香系列文创,天津隆顺榕带来古方改良、萌版包装的酸
当“燕赵老字号”与故宫“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八,年味正浓。在廊坊市安次区谷氏制香非遗工坊一见到谷俊明,他就迫不及待地点开手机中的“静香岁月·2024甲辰年书香套装”图片,让记者先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