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法师俗姓龚,名学光,字缉熙,绵竹市汉旺镇人。他经历了满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的人生都与家国荣辱联系到一起,尤其是民国以来救亡图存和完善社会制度的大势下,他一方面以军人身份为国出力,另一方面,他作为虔诚的佛教徒,又有希求佛法之心,乃至入藏学法,建构起汉藏融合的佛教信仰模式,以今天的视角观察能海的佛教人生,他是理想化佛教徒的代表,而且也走出了民国时期,与虚云、太虚、圆瑛等僧人都截然不同的佛教信仰之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近日,纪录片《李叔同》走进浙江工商大学,与年轻学子们共同探寻李叔同由情缘、艺缘、佛缘构筑的传奇人生。“诚实、坚毅、勤勉、纯朴——浙江工商大学的四言校训在李叔同的一生中得以充分体现。
清末国运衰微,民生凋敝,致使江南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文化上一大变故,曾国藩对此曾讲:“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
漫画大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了。11月17日上午9点,嵩山少林寺在藏经阁为蔡志忠举行剃度仪式,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为蔡志忠剃度,取名释延一,自此成为一名“沙弥”。那么,出家后的蔡志忠,为何成为一名“沙弥”而不是“比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