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9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的报道。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称得上是“浩如烟海”,与欧美国家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大多是鸦片战争后流走的不同,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有一部分来自甲午战争之前两国的正常文化交流。
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台11月12日中国又一座极其重要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位于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到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这里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
来源:新华社马来西亚作为世界主要产锡国,其锡制品也成为马来西亚“三宝”之一。锡制茶叶罐、祥龙锡壶、梅兰竹菊四君子锡盘、福禄寿锡盘……随着中国游客的增多,许多马来西亚锡器制品也加入了中国文化元素。跟着记者一起探访马来西亚锡器博物馆里的中国风情。
中新网太原1月16日电 (吴琼 杨静)1月16日,“穿越千年,共迎新春”——留学生博物馆新年文化体验活动在山西博物院举行,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的近20名外国留学生在此观文物,了解中国历史,并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活动。
来源:【人民网】策划:邓 楠设计:孙 挺文字:李志强往期回顾:宝藏陕西丨“秦汉文明”在这里集中展示宝藏陕西丨非遗“嘹滴很”,除了秦腔还有啥?宝藏陕西丨秦岭里的“小精灵”(责编:白鸽、邓楠)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5日讯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着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是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位于济南章丘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休教授高岛谦一,深深凝视一个造型颇像现代马克杯的黑陶杯许久。他感叹道:“这个杯子真漂亮!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6日讯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龙纹装饰从萌生到定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并在各个历史阶段体现出风格各异的造型特点。今天,让我们跟着记者穿越古今,在齐文化博物院里寻觅“龙元素”。
宝鸡作为“青铜器之乡”,拥有着中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