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中石、启功、沈鹏、周慧珺、武中奇、林散之等同写《江南春》,谁更胜一筹?我们一起来欣赏周慧珺、张仲亭、钱君匋、张永福、韩山林、陈绍基、董其昌、欧阳中石、启功、沈鹏、费新我、武中奇、林散之、任政、苗子、李占华、高式熊、是三行的书法作品。
很多人没有耐心和能力,去细品董其昌这杯清茶,理所当然的认为,他永远比不上赵孟頫,若是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千万别小瞧董其昌,从艺术境界分析,董其昌的功力超越赵孟頫,他追求内在美,不重视外层展现,多用笔尖的前三分之一,故而点画苍劲枯涩,不似赵孟頫一般浓润,视觉冲击感偏弱。
启功,1912—2005年,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族人。启功是当代书坛文人书法的最后代表,虽然提出“师笔不师刀”一说,还创立了“启体”书法,但这也决定了他是寂寞孤独的,如他对时风的拒斥,对书法传统的固守。
这个“南北宗”的谬说,在近三十几年来,虽然有人提出过考订,揭穿它的谬误,但究竟不如它流行的时间长、方面广、进度深,因此,在今天还不时地看见或听到它在创作方面和批评方面起着至少是被借作不恰当的符号作用,更不用说仍然受它蒙蔽而相信其内容的了。
近几年,启功书法极受推崇,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日渐攀高,譬如他写的《临董其昌草书琵琶行》,达成了805万的成交价,同样,他1989年抄写的《杜甫诗》,卖出150.8万的高价,甚至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17年,启功书法拍卖了3483件,总价乃14.3亿元。
赵孟頫这件书法,启功含泪练了上千遍,董其昌跟他一比,败得太彻底了!1279年,南宋灭亡。作为赵宋宗室子弟,心灰意冷的赵孟頫曾想过隐居终老,这一年他只有25岁。饱读诗书,希望有朝一日大显身手的愿望似乎要落空了。但是,元朝建立后,急需人才帮助管理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命御史四处延揽。
启功书法有一种洵洵儒雅的书卷气和恬淡从容的古典气息,他的书法可用“雅、清、简、静”四个字概括。启功书法延续了董其昌一脉,并上追唐人楷法,融入自己的学识和理解,其书法造诣极深,笔墨精到、线条简练、结字、章法都十分得体。
解读黄道周、王铎、倪元璐三位中国书法史上无论是艺术还是人生都富有典型性的个案对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无疑有很多重要的启迪:他们三人都创造了世人瞩目的艺术,但他们的人生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却分道扬镳,书写了截然相反的篇章,三个文化巨人都成了历史的祭品,这在中国古代改朝换代时期是常态,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性格即命运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