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邓氏厨具手工锻打作坊里,工人正在用传统的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制作刀具。由于存在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工人工作环境恶劣等缺点,纯手工锻打刀具逐渐被制刀业所淘汰,但是他们依然保留着这个老式手工作坊。
1:本人95后 在深圳感觉压力太大了,今年经济萧条,我是做制造业的,今年1-5月份基本没单子月才做了6W的营业额。2:每个月10W的租金,工资每月30多万的开支,感觉都要撑不住了,到年底还没订单就准备卖机器宣布工厂解散了。
在遍地都是五金店的“小五金之乡”,出生于1998年的“厂三代”走起了智能制造和发展自主品牌之路;以压铸产业闻名的工业重镇,扎根着专注风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无论是科技氛围浓厚的企业展厅、工厂,还是高精尖的产品,如今都在广东乡镇的土地上蓬勃生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制图:沈亦伶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健康理念深入人心,闲暇之余跑步举铁,越来越多人习以为常。在山东德州,宁津县依托五金、纺织等传统加工业,做大做强健身器材产业。2000余家健身器材企业集聚宁津,占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的份额,产品还销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前段时间,山东临沂市河东区现大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厂长诸葛瑞强十分焦急,“眼瞅着大批大型工程机械引导轮订单,可就是不敢接。因为我们的加工设备不够精密,造成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不是很好,这样的产品肯定得砸自己的牌子”。
核心提示:儿媳参与“接班”,这并不常见,但这家已有近40年历史的广东制造专精特新企业,便是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与创新。《企承录》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粤商企二代”的第二篇故事,关注“她力量”,带你近看这不寻常的“企承”。
鲁网7月10日讯 (记者 杨成喜 通讯员 万发真 徐静)谈及凤凰岭街道的小五金产业,其源头可追溯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打磨,“千锤百炼”的小五金产业从家庭作坊走进智慧厂房,小产业里做出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一千多年来,由数代能工巧匠传承下来的大足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已成为巴渝传统工艺文化中最具光彩的代表作之一,与石刻、冬菜并称为“大足三宝”。据记载,大足龙水小五金可追溯至晚唐,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相伴而生,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晚唐“三川之乱”,催生大足冷兵器发端。
近日,“新会区不锈钢产业集群”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成为省内首个取得该称号的不锈钢基地。虽说是中小企业集群,这个产业“堆头”却不小——江门新会共有五金不锈钢制品企业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38家,总产值超200亿元,产值年均增长7.5%,全行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