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气象历史同期资料,重点分析我省基于高原地壳大幅隆升、深大断裂发育,地震灾害易发,普遍山高坡陡、岩石破碎,风化土层广泛分布的地质环境特征,以及现有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发育特征、形成机制、成灾模式,并结合2024年全省地震趋势预测意见和近年来重大工程活动区影响,预测2024年全省地质灾害防范形势依然严峻,局部地区危害程度可能超过近年平均水平。
常 钦收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怎么办?如何应对地质灾害,实现成功避险?怎样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进行了采访。织密“安全网”,发挥“人防+技防”作用8月初,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推广1—6月全国228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等流域防洪峰、防决堤、排内涝压力不减,再加上台风进入活跃期,极端降雨多发,不少地方出现了暴雨和洪涝,进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十堰地处山区,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高。尤其是强降雨过后,更要注意防范地质灾害。那么,什么是地质灾害,又该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持续强降雨及后期3至5天是防治的重点时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有关司局:《2022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已经部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新网广西新闻5月8日电 (张淞华)为吸取梅大高速塌方事故教训,来宾市自然资源局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根本遵循,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减轻地质灾害风险为主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分级管理”的格局,不断夯实“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基石
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关于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通报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情况,部署2023年主要工作,强调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措施,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3月11日消息(记者 谭琦)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中提到,海南将通过加强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源头管控、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2025年底前通过
据自然资源部消息,今日,自然资源部召开2023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通报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情况,部署2023年主要工作,强调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措施,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全国各地近期地质灾害风险形势如何研判?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范地质灾害如何做到有效预警避险?来听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沈伟志的分析。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 沈伟志: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是我们国家地质灾害最为高发的时期。
本报太原5月13日讯(记者王佳丽)近日,省自然资源厅下发通知,要求通过压实责任、排查重点、加强督导、强化监测、重视宣教五大举措,全面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省99.06%的区域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威胁重。
据气象部门检测预报,未来几天广东将有连续强降雨过程,降雨范围广,累积雨量大,本周末广州还将有暴雨大风,出现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较大。为防范强降雨可能带来风险,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多措并举开展强降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5月30日,富源县召开2022年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有关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形势,对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强调。富源县委副书记、县长侯开苑出席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