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袁隆平生前牵挂的内蒙古兴安盟水稻传来测产捷讯。9月24日至25日,第三方测产专家组对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耐盐碱水稻、粳稻产量进行测算,其中耐盐碱水稻平均产量552.1公斤/亩,再创历史新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老人家一辈子都在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操心,都知道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但人均可耕地在全世界占有率比较低,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年代,人多地少会容易吃不饱肚子,就需要进口粮食,这个时候袁隆平爷爷站出来,研发出杂交水稻,让中国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如今袁隆平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中国又一位袁隆平出现,有望让杂交水稻再迈上一个新台阶,养活了好几亿人,它就是谢华安院士。
在今天,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产纪录,在湖南衡南县基地开展的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测产验收,测产晚稻品种是三优1号,测产结果是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加上早稻的产量,双季亩产为1603.9公斤,直接从去年超3000斤一跃到今年突破3200斤。
今年,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示范项目在南方多省份实施,26日,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繁公共试验基地传来好消息,该基地双季稻测产结果公布,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1586.86公斤,创造当地双季稻亩产最高纪录。
新华社昆明4月9日电(记者杨静 曾维)近日,云南省蒙自市草坝镇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格外热闹。田埂上,农技人员在指导机械插秧的要点,群众在认真观摩学习,大家齐心冲击百亩连片亩产1200公斤目标。2017年,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9月21日,攀枝花市米易县稻菜轮作产业园里传来好消息,经过5个多月的精耕细作,由袁隆平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及种植指导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项目米易示范片迎来现场测产,最终结果再创新高!走进米易稻菜轮作产业园,稻穗低垂,颗粒饱满,一派丰收景象。
央广网徐州11月6日消息(记者庄滨滨 见习记者颜子舒 通讯员徐轩)亩产750公斤!近日,经过20天的晾晒,农技人员对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檀山村引种的超级稻“利两优168”完成测产,标志着由袁隆平科研团队培育的超级稻在徐州试种取得成功。
秋风起,收稻忙,金灿灿堆满仓。10月14日上午,在四川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阿月村,数台水稻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转眼间变成金灿灿的稻谷,田间一幅喜人的秋收图景。这里是袁隆平院士生前选定的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项目。“1251.5公斤!
杂种优势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半个多世纪前,袁隆平成功突破水稻杂交的难题,为我国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水稻中,不同亚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导致的杂种不育、半不育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尝试突破的难题。
10月23日,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2号”在我区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测产验收,亩产1326.77公斤,实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水稻单产过1300公斤的夙愿,再次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实现了世界最高纪录目标。
10月14日,2023年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德昌)测产验收会在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举行。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方法,随机抽取了3块水稻田进行测产,最终测定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创造了杂交水稻单季亩产的世界新纪录。
10月14日,2023年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测产验收会在四川德昌举行。在测产验收现场,随机抽取了3块水稻田进行机械收割,最终测定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创造了杂交水稻单季亩产的世界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