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人们关注,家长与孩子之间,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尊重、理解和适当的沟通技巧。到底该怎样与孩子好好说话?家长中存在哪些常见的沟通误区?
网络配图“集美”“xswl”“2333”……如果不上网搜索,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词是啥意思。据北京晚报报道,类似的网络热梗正在孩子间流传,老师、家长听不懂,跟孩子交流起来一头雾水,更担心部分“黑话烂梗”带坏成长中的幼苗。网络造梗飞速,方式更是千奇百怪。
《魔女宅急便》剧照。养育孩子是一件需要父母投入大量精力的事,且没有明确的标准。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兼顾工作和生活琐事,难免没有耐心、对孩子说出“伤人”的话语,甚至有的父母会在责备孩子后感到后悔。和孩子“好好说话”是不容易的,但很多人不知道,“好好说话”是可以练习的。
孩子2岁是第一个叛逆期,开始学会说“不”,做什么都想自己来,不想让父母插手,开始不那么听话了。到了七八岁,就更加折腾了。有句话叫:“七岁八岁讨人嫌,”父母说一句,他得说十句,顶嘴,和你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仿佛故意和你作对。
来源:【广安日报-广安在线】“最美的声音,是家校同频的回响,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共育的互动,为凝聚家校共识,形成教育合力……”4月23日,由市教育和体育局主办,广安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广安中学实验学校、广安区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联合承办的广安市第四期“家长讲坛”在广安中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