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西”湖之称,是由于早前的钱塘县城,隋以后从位处西湖之西,迁建到西湖之东,也就是原来在城东的钱塘湖,现在位于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这和全国其他地方同名西湖者是一样的。至迟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使用,同样是白居易诗文,就经常用“西湖”一词,如其诗题有《西湖晚归
“西湖好美啊!风景与高原上完全不同。”今天,22名来自西藏那曲市色尼区的孩子开启了为期四天的杭州之行。第一天,他们在钱塘江畔唱歌,在万松书院猜谜、对诗,在西湖游船上共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市,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城市。
提到西湖,脑子不禁窜出一首歌,西湖的水,我的泪,我情愿和你化作一团火焰…… 这是童年的洗脑神曲,大人小孩都会唱,连东南亚的小孩都会唱,如今的西湖,早已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西湖是怎么来的?有两层意思,一是,西湖的名字怎么来?二是,西湖是怎么形成的。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然1986年10月1日的《钱江晚报》上,刊登了一篇报道,标题是《西湖引水工程昨举行通水典礼》。这篇新闻轰动一时,它标志着从钱塘江引水至西湖净化水质的行动开始,一个清澈的西湖将出现在大家眼前。彼时,还在学校读书的杨小茹已关注到西湖的这一大事。
接连的大雨、暴雨天气,使得西湖的水位不断升高,西湖九大出水口全部打开,今天记者从西湖水域管理处了解到,截至中午,西湖水位为7.29米,已在7.3米警戒水位线之下。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信息数据科科长蒋志坚说:“本轮强降水让西湖的水位在6月23日16点左右达到最高点,7.
文/马志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浙江杭州任职时写下的七言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当我们走进风景如画的西湖,看那绿柳丛中车水马龙,堤岸之上游人如织,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苏轼的这首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江南记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杭州印象;直到今天,人们提起杭州,脑海中浮现的关键词都是“天堂”。不过,被称作“人间天堂”的杭州,却不是从来宜居,而西湖最初也远不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