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德卧镇依托交通便捷、水源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资源禀赋,打造建设“蔬菜小镇”,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进贵州金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八光海子菜心种植基地,一簇簇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内容摘要:安龙县德卧镇探索“党建引领+合作社+基地+种植大户+农户”的组织方式,种植韭菜5000余亩,一年可割韭菜8至9次,预计产值8000多万元,可解决就业10万人次,为群众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图为近日,德卧镇群众在分拣中心分拣韭菜。
内容摘要:今年以来,安龙县德卧镇毛杉树村依托当地土地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利用500亩以上坝区地理优势,种植优质水稻2200亩,采取“稻+蔬菜+鲜食玉米”的“一田三季”循环种植模式,促进农业产值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内容摘要:日前,笔者在义龙新区德卧镇八光海子坝区金州蔬菜基地看到,近100名务工人员正忙着给蔬菜施肥。 中国黔西南讯 (通讯员 王洋翠 韦荣 岑燕) 日前,笔者在义龙新区德卧镇八光海子坝区金州蔬菜基地看到,近100名务工人员正忙着给蔬菜施肥。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德卧镇结合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短平快”的韭菜产业,让“小韭菜”鼓起群众“钱袋子”,飘香乡村振兴路。走进德卧镇坡告村韭菜种植基地,一垄垄韭菜鲜嫩翠绿、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韭”香。
深冬,一缕阳光穿云破雾,洒在大山深处,山脚下连片的蔬菜基地绿意正浓。在位于安龙县德卧镇坡告村的菜心基地,转运司机陈恩江趁着天色尚早,开着三轮小货车将印有“贵州蔬菜集团”的菜筐整齐码放在菜地旁,几十名采摘工人陆续到达,一人一筐迅速散落到田间去。
晚上九点,刚从广东送完货赶回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老家的货车司机龚显华来不及休息,在驾驶室里再次打开手机上的货运软件运满满查看货源订单。“明天中午隔壁龙广镇七星村韭菜分拣中心有一车韭菜发往一千多公里外的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程十一个小时......
内容摘要:连日来,义龙新区德卧镇抢抓有利天气时机,积极开展小麦、油菜“一喷三防”作业,为粮食增收打牢基础。 中国黔西南讯 (通讯员 王洋翠 韦荣) 连日来,义龙新区德卧镇抢抓有利天气时机,积极开展小麦、油菜“一喷三防”作业,为粮食增收打牢基础。
来源:天眼新闻 近段时间,在义龙新区德卧镇各村金银花种植基地,一簇簇黄白相间的金银花俏立枝头,花香四溢、沁人心脾,随处可见村民在石旮旯上采摘金银花。“我家种金银花二十多年了,种植有15亩,每亩干花产量有一两百斤。
近年来,黔西南州重点推动以菜心为主的“产—供—销”一体化蔬菜产业建设,以大湾区市场需求为导向,串联全州5个县市全力打造“兴义、兴仁、安龙、册亨、望谟”菜心产业带,着力打造推广菜心产业,小小蔬菜成功“圈粉”,贵州菜心“翻山越岭”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11月下旬以来,黔西南州投入资金328万元,在兴义、安龙等8县(市)实施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上纳灰村农村垃圾治理及宜居农房试点建设、安龙县德卧镇农村垃圾治理及宜居农房试点建设等14个项目建设。
近段时间,在义龙新区德卧镇白水河、大水井等一些村寨随处可见到,村民们有的在石旮旯上采摘金银花,有的在用背篓、摩托车、三轮车等工具运送金银花,有的在用自制金银花加工机加工金银花……村村寨寨呈现一派抢收金银花的繁忙景象。
内容摘要:安龙县德卧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菜篮子”保供,引进企业建设基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中国黔西南讯 安龙县德卧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菜篮子”保供,引进企业建设基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眼下,基地种植的菜心迎来丰收,一派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