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显微镜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人类首次看到了单个原子,一个全新的“宇宙”即将来临。它采用了一种“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分子成像技术,迄今为止它已经产生了史上最清晰的图像——原子分辨率图,并且首次识别出了蛋白质中的单个原子。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中,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精妙的结构体。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体是一个具有明确形态和功能的实体,但当我们深入到微观层面,会发现人体的构成充满了奥秘。在探讨人体的构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然界中的物质构成。
原子有多小,可能大多数朋友都没有真切的概念,只是感觉它很小,比常见的尘埃还要小一些,实际上原子小到超乎想象,在我们出汗时从身上滴下的一滴汗水中,就含有大约5亿亿个原子,在如此之小的幅度内,想看到原子的样子,当然是极其困难的。
【编者按】1945年8月6日8时16分02秒,人类历史上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在广岛上空被引爆,爆炸当量相当于1.25万吨TNT。3天后,是长崎。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两枚原子弹为死伤人数过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
到了这个阶段,关于原子核的深入研究似乎已经是一片光明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卢瑟福在1910年代末期明确地指出质子是原子核的基本组元之后,很快提出原子核由质子、与质子“封印”在一起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内每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各自组成一个电中性形态的粒子;
编者按:“仰望星空 逐梦苍穹”,中科院之声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开设“天市垣”栏目,和大家一起聊聊最近天上发生的那些事儿。人类乃至动物界,认知这个世界主要依靠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