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左二)为八连授旗196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上海警备区警备团第三营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5月5日,南京军区在上海隆重举行命名大会。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宣读国防部命令并授旗。
4月25日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60周年纪念日,上海社会各界在“好八连”的母亲路——南京路,隆重举办“新时代,永不褪色的旗帜——纪念‘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60周年”研讨会,“好八连”官兵和驻沪部队、社会各界代表共话“好八连”精神。
4月25日,“南京路上好八连”6位曾任指导员应邀来到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系列纪念活动现场,与退役老将军、大学生代表、1000多位来自本市各区的优抚对象以及部分拥军优属志愿者一起,共同纪念“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60周年。
是该连授称命名60周年纪念日。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授予上海警备区某部三营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毛主席为连队写下光辉诗篇《八连颂》,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将连队的故事传遍中国,如今已经整整60年。
4月25日,对于第72集团军某旅三营八连而言,是个不寻常的日子。1963年,国防部授予他们“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毛主席为他们写下光辉诗篇《八连颂》,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将他们的故事传遍中国,如今已经整整60年。
纪念章为象征红太阳的圆形设计,意喻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画面中的毛主席形象采用了毛主席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戴围脖照片原型雕刻,承载的是“南京路上好八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毛主席浮雕像下镌刻的是上海外滩的高楼建筑图景;
1949年5月27日清晨,解放上海的枪声刚刚平息,市民在细雨中打开家门,看到了令他们无比震惊的一幕:马路两边湿漉漉的水泥地上,睡满了一排排征衣未解、抱枪而卧的解放军战士。“十万大军睡马路,夜宿街头不扰民”的震撼场景,被用相机定格,并发表在《解放日报》上。
黄浦江畔,南京路上,灯笼高挂,人潮涌动。2月20日,是第72集团军某旅“南京路上好八连”当月的为民服务日。记者跟随连队官兵,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现地教育课。距离八连为民服务点约400米的位置,是当天的“第一站”——南京路步行街与西藏中路交叉口。
南京路上好八连,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第8连。1947年,在山东莱阳城西水头沟小园村,几十个胶东农民子弟编在一起,组成华东军区特务团的四大队翰重连,1949年6月,改编为三营八连,进驻上海南京路,担负警卫巡逻任务。
鲁网7月2日讯为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弘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近日,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实验室党支部组织党员及青年职工到莱西市望城街道小院村“南京路上好
我是一个80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条件发达了,丢点、扔点、多消费点也不会怎么样。那么我想知道:(1)这段描述的历史背景告诫我们什么?(2)这种说法对吗?(3)今天大家都是怎样的体会和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