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舞蹈中最普及的就是“锅庄”舞了。“锅庄”在藏语中叫“卓”,意为圆圈舞,是一种集体舞。“天上有多少颗星,锅庄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锅庄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多少毛,锅庄就有多少舞姿。”这是人们对锅庄舞的朴素赞誉。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
藏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上世纪中叶在舞台上涌现出一批经典的藏族舞蹈作品,如《洗衣歌》《草原上的热巴》《丰收之夜》等,这些作品的问世,把雪域高原的舞蹈带到了人民群众中,受到了人民的喜爱。
中新网西藏墨竹工卡8月1日电 盛夏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仁多岗村草地上,28岁的尼玛与身着盛装的藏族牧民们跳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孔普堆巴宣舞,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动作优美的歌舞吸引了大家驻足观赏,并用手机或相机记录。
3月26日,“我们的家园”网络主题活动(四川站)走进阿坝州理县甘堡村的甘堡藏寨。当天15时,甘堡藏寨广场,天空下起小雨,当地独特的叙事锅庄《博巴森根》正在演出。《博巴森根》是理县甘堡藏寨所独创独有的民间大型叙事性群众锅庄舞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具有鲜明藏族特色的舞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听说有免费的广场舞演出,我就和朋友们延期到木格措,前来观看,长袖飘飞,动作优美,让我耳目一新,您看,我还录了好多视频发给朋友,他们都很期待能够到康定来目睹藏家儿女优美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