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患者年龄:8个月患者性别:女简要病史:咽痛、张口受限、进食减少3天。体格检查:张口轻度受限,咽略充血,悬雍垂被推向左侧,双侧扁桃体无充血、无脓苔。右扁桃体周围膨隆,有波动感。辅助检查:颈部CT显示右侧扁桃体周围脓肿(黑色箭头),最大直径4cm。
丹毒大多数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可累及皮下组织及周围淋巴管和软组织。由于致病菌多为A组链球菌或化脓性链球菌,可释放溶血素、链激酶等物质,扩散迅速,可能引起广泛的组织坏死,甚至脓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提到扁桃体,很多人会自动把它和“发炎”“肿痛”等词汇联系到一起,几乎人人都被这个小小的器官折磨过。切除扁桃体,需要忍受手术疼痛;若是选择留下它,可能要反复受苦……为什么扁桃体总是发炎?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切除?《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及专家观点为你解答。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审稿专家: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顼晋昆,张 冕 文 □马宏亮 绘一到天气干燥、温差大、病毒肆虐的时节,不少人起床后常发觉嗓子疼,如果照照镜子,还可能看到红肿的扁桃体。为什么扁桃体这么爱发炎?
扁桃体就像一个自带温度计的器官,天气转凉,随时开启「发炎」模式。除了引起嗓子肿痛,它“失控”后的风险在于,可能诱发全身免疫系统疾病。近日,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这种危险症状背后的机制。《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扁桃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教你摸清它的高频发作时间。
54岁的张先生一早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左边脸肿得老高,足足有成人拳头那么大,他却没有重视,只是买了点消炎药吃下后继续去办事。之后经耳鼻喉科检查发现,张先生的下颏部肿胀得已有两个成人拳头那么大,经初步判断,是扁桃体周围炎继发成为扁桃体周围脓肿,从而引发咽旁隙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