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南方较为常见,在北方部分地区也可以种植,但普遍较小,这主要与北方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有关。要想在北方种出高大粗壮的竹子较为困难,但完全可以通过挑选合适的竹种、改善光照条件、改善水肥管理这三个关键技术措施,来提高竹子的生长势,从而达到使竹子增粗的目的。
它的高度可达 45 米,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直径可达 30 厘米,竹叶长度也有 40 厘米。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六贴》中提到:“罗浮第三峰有竹,大径七尺围,节长丈二,谓之龙公竹。”按照唐代的度量衡,一尺约为 31.1 厘米,七尺的周长约为 210 厘米,通过计算,这种竹子的直径竟然达到了 70 厘米。
2.用清水泡种子24小时每8小时换一次水3.种子泡好以后,浇透水4.播种:均匀撒播,花盆播10-15粒盖土0.5-1厘米,浇透水7.花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8.水份管理:土表面不干不湿,湿而不积水干时浇水,土表面潮湿不浇水。
竹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且可以用来制作工艺品,如竹雕、家具、乐器等。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竹子品种,以供读者欣赏。1. 毛竹毛竹是一种常见的竹子品种,又称青皮竹、尖竹,其竹秆粗壮,颜色深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竹种之一。
龟甲竹竹秆直立,粗大,高可达20公尺,表面灰绿,节粗或稍膨大,从基部开始,下部竹竿的节间歪斜,节纹交错,斜面突出,交互连接成不规则相连的龟甲状,愈基部的节愈明显;竹杆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象征长寿健康,其竹的清秀高雅,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凤尾竹,枝叶挺秀细长;琴丝竹,在金黄色的枝干上镶有碧绿的线条;湘妃竹,枝干上生有花斑,青秀婀娜;斑叶苦竹,在叶片上生有斑白图案;紫竹、黄竹、赤竹,其枝干分别带有紫色、黄色和紫红色;花身竹,在绿色的竹竿上镶有黄色的线条;佛肚竹,枝干短粗,并向外凸出,好似罗汉的大肚子。
斑竹斑竹,又称湘妃竹、泪竹,散生竹,竿粗大,竿上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也有紫褐色斑点,是著名的观赏竹之一。传说,这些斑点是由尧帝的两个女儿的眼泪所形成,因此得名“斑竹”。因其竹材坚硬,篾性好,常用于建筑材料和制作工艺品、家具。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记载,中国受威胁竹类共34种,其中极危3种,分别为纪如竹Hsuehochloacalcarea、赤竹Sasa longiligulata、光竹 Qiongzhuea luzhiensis ;濒危5种,分别为空心苦竹Pseudos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