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侵华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军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
1939年底至1940年春,国内局势错综复杂。国民党在华北挑起“反共”高潮,给抗日团结局面带来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日军推行“囚笼政策”,试图将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困于牢笼之中,切断其联系与补给,根据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
【专注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感谢您的关注[心]欢迎您的指正。您的关注和意见是抗战研究工作室持续努力的不竭动力】八路军于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百团大战一直持续到1941年1月24日,历时5个月,取得了辉煌战果。
1940年八路军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陈赓是百团大战的参加者,但是,后来他却反对继续打百团大战。为什么?这与陈赓的远见卓识有关系。百团大战打响后,成绩斐然。不少国民党将领发来贺电,蒋介石也发来嘉奖令,还派人送来很多奖章发给八路军将士。
此次战役是一次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它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和“囚笼”政策,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打击了一切诱降、劝降的阴谋活动,对抑制国内的投降逆流,促进时局好转,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