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刘小玉 安芳 轩峻5月初,特斯拉放出了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在自家工厂“打工”的视频。视频中,擎天柱机器人拿取电池,放进电池槽中排列整齐。“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期,在CES展会上,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公开表示,计划将在2025年制造数千台Optimus,如果顺利的话,2026年这一目标产量将增加十倍,生产5万到10万台人形机器人,2027年产量继续增加十倍,即50万台起。
“手持遥控器轻推左手摇杆,机器人即刻迈开双腿向前行走,右手遥感控制灵活转身,像人一样轻巧移动起来,还能实现握手、下蹲、落座等动作。”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记者尝试控制一台人形机器人,无需学会复杂的操作指令,也能轻易上手。“这台今年推出的量产G1型机器人,价格为9.
12月26日,2024年中国机器人网年会在上海举行。在新品发布环节,广汽集团隆重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现场GoMate表现出了精准动作控制、精确导航定位与灵活自主决策能力,展现了极强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马斯克透露了旗下人形机器人的最新消息。7月22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旗下社交媒体X上表示,“真正可用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将在明年实现小规模生产,并被用于特斯拉内部,希望能够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向其他公司提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在政府引导和投资驱动下,2024年和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6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赛迪研究院日前发布预测数字显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在产业应用方面前景被普遍看好。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年来,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热度不断走高,包括华为、小米、腾讯、特斯拉等国内外科技企业纷纷入局加码相关赛道。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产业规模增长至39.
界面新闻记者 | 陆柯言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技术并不是唯一的产品的驱动项目,需求才是。所以我们对人形机器人的理解可以总结成八个字:响应场景,响应客户。”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傅利叶这样形容自己现阶段的目标。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井喷前夜”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郭锦辉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者按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近期,一些研究机构对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近期机器人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多家车企纷纷入局。比亚迪发布25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专场招聘,此前特斯拉等多家车企已经布局机器人赛道,抢滩新蓝海。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26年有望对外销售。
【今日导读】 又一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可实现全自动工作 任正非称现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是人工智能的应用 机构称缅甸当地稀土矿开采已停滞 机构预计2028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可达约2158亿美元 华为重磅发布5G-A十大产品解决方案 该领域又一项目投运,细分产品中标额同比增超24
新华社合肥10月25日电(记者张紫赟、马欣然、汪海月)模仿人类语态测试汽车智能座舱,展现丰富表情的“百变人脸”和接近真人的“高仿外观”……正在合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声博会现场,精通“十八般武艺”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
来源:【人民网】图①:在极氪智慧工厂第40万台汽车下线现场,工业版人形机器人正进行车标精准质检。徐 杨摄图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的机器人。宋家儒摄(影像中国)图③: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观众体验一款灵巧手。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财经1月14日消息,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在全球的占比已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