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5月16日电 (记者 张强)“通过此次发掘,把洞壁暴露出来,进一步探索在距今30万年至40万年期间,古人类在这里面是怎样生活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华龙洞遗址发掘队领队吴秀杰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航拍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华龙洞遗址”第四次大规模发掘工作近日正式收官。同步进行的“华龙洞遗址本体保护项目”和“华龙洞遗址陈列馆”也已完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华龙洞遗址”第四次发掘分成4月到6月、9月到11月两期开展,发掘面积大约40平方米。
大皖新闻讯 在考古发掘中探寻中华文明演化史。日前,池州东至县华龙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本次发掘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东至县文旅局共同开展。
【北京,2017年7月12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同号文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30万年前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东至人)遗址的最新发掘中,对2014至2016年间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深入分析。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安徽东至12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人类围绕终极命题的探索,在科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努力下不断接近真相。眼下,一项重要发现为人们解答现代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最新线索。
【来源:光明网】“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现代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在12月8日举行的在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近百名科研专家及学者相聚一堂,分享交流东亚古人类学研究最新科研成果。华龙洞遗址发现于1988年底。
在中美博弈摊牌的关键时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华龙洞遗址考古新发现颠覆“人类非洲起源说”——东亚人从华龙洞走来而不是从非洲迁徙而来,这是对西方“人类非洲起源说”、西方伪人类史最彻底的一次釜底抽薪!
12月8日,华龙洞遗址考古重大成果在东至发布,研究证实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 “华龙洞人”,远眺东方故乡 位于池州市东至县的华龙洞遗址陈列馆。记者 张理想 摄 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展出的古人类化石碎片。
时至六月,暑气渐盛,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梅源山南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正进行着发掘工作。他们脚下的遗址名为华龙洞,又被誉为安徽的“周口店”。安徽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提起周口店遗址,大家一定如雷贯耳。
历时四个多月紧张施工,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和遗址展示区域工程已基本完成。未来几天,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将隆重举行,届时众多海内外古人类学领域专家学者、主流媒体云集于此,华龙洞遗址将以崭新面貌、全新姿态迎接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