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教育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开展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帮扶共建融合办学工作的通知》,公布结对学校名单,明确通过建机制、创环境、强保障等措施,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聚焦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系列评论之五近日,《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提出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强化优质融合发展。这将切实保障广大特殊儿童青少年的受教育权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让每一位儿童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重点保障各类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在普通教育中平等参与、优质发展。上海市虹口区率先迈出了探索的步伐。4月26日下午,“适宜融合 精准支持”虹口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暨“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试点区工作推进会在广灵路小学召开。
学前融合教育是特需孩子融入社会的重要基石。如何帮助特殊儿童融入普通学校?今(2)日,来渝参加“国培计划(2023)示范性项目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班”的50余名校长,走进两江新区百草园幼儿园,就学龄前融合教育展开观摩交流。
敦化市组建“1+N”特殊教育联盟体,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支撑体系,提高融合教育水平,不断促进区域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创设融合育人环境,打造教育服务新渠道。敦化市教育局牵头,采取“1+N”形式组建联盟体,召开启动会议,推动交流共建,充分发挥融合教育力量。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跟着节奏一边比划着动作,一边用眼神和孩子们实现互动。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则会和老师做出同样的反应。这些看起来简单不过的互动动作,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值一提。而对于在肢体或智力上存在一定缺陷的同学们来说,走向“整齐划一”这一步,都花了很久的时间。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0日讯 记者从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2024“聚力攻坚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教体局专场上了解到,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聊城市立足特殊教育发展新阶段新要求,稳步推进特殊教育融合优质发展,努力筑好教育托底工程。
原标题:推动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特殊教育在“特”的基础上要突出“融”。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发挥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两者优势,推动两者融合发展,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以高质量办学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本期关注: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常常被视为特殊需要学生融入社会的起点。随着社会的接纳、包容和支持,越来越多的特殊需要儿童从特教班走向普通班,从特教学校走向普通学校。对中小学校长而言,如何理解融合教育的意义?在开展融合教育时,将会面临哪些挑战?
如何推进越秀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育人环境,努力实现让每个儿童青少年都能享有公平优质教育的目标?越秀区教育局联动越秀区教研院、越秀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实施初中教育“强腰工程”特殊教育融合发展项目。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实习生 卢佳圳“让每一个孩子都出新出彩,成为最美好的自己。”5月24日,2023年广东省融合教育交流研讨活动在越秀区隆重举办。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现场获悉,活动以主旨汇报、现场展示课、论文演讲等形式展现了全省融合教育发展成果。
2月2日,半月谈记者报道了“量身定做的教育:这些校园出现‘个人课表’”一文。文中提到,“咚咚打击乐”“探穹无人机”“攀岩小明星”等一系列新颖的课程出现在了特需学生的“个人课表”中;个别化诊疗室、原创绘本工作坊、音乐治疗室等多样化的空间设施为特需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禹跃昆 王阳)“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两大关键阶段,对于提高特殊教育整体质量,促进特殊教育学生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刘玲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