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百年之后,还是得把你第二个奶奶挖出来,再和我一起,葬到你亲奶奶的墓里。”爷爷小心的看着我,说道。又来了,我打心里不愿意说这个话题。爷爷口中的这个第二个奶奶,是爷爷的第二任妻子。于去年夏天病逝,跟着爷爷过了十多年。
在江口崖墓群,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块镶嵌在古墓门楣上的“秘戏图”,学者们连声说妙,老乡们却在看到这石刻后大骂伤风败俗,甚至吆喝着要将这数千年的文物砸烂!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块石刻是在1941年发现的,地点就在古镇江口。江口古镇自古有“日有行船千百艘,夜有万盏明灯照码头”的美誉。
像这样的现象在我国丧葬文化中比比皆是,比如在我国民间,老人去世后,其后人为他们修坟立碑时,其碑面的写法就有很多种类,并且每种写法都是有讲究的,特别是碑面正中的那一行字,经常会出现“故、先、显、考、妣”等字样,那么,墓碑上的“故、先、显、考、妣”,各自有啥含义?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今天,翔安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图文《“乐谷窝”碑刻》,文中对碑文的辨识依然是2018年的版本。此版本我曾于2019年3月在《鹭客社》撰写专文进行探讨,提出可能有六处错误。